康老师画像 | 康老师的废话
昌的第二幅画命名为“废话”。
这讲的是语文课上,我喜欢讲到的“废话”。
所谓“废话”,无非是与课堂无关的话。
我是上课喜欢讲“废话”的老师。
老师的“废话”我的“废话”自然与课堂没有直接关系,但并非无用的话。
这天,我们讲蒲松龄的经典小说《狼》。
讲到小说的结构时,我给学生明确了小说情节的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老师,我知道,开头、经过、结果。”我还没有讲完,昌就插话道。
很明显,他把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套在了小说上。
我等他说完,继续介绍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做了板书。
突然,我脑子一闪,想起许多经典小说中的套路情节,就叉开话题介绍说:
“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昌的父亲被人杀害……”
“哈哈哈……”又拿昌举例子,同学们一听都笑起来。
“这是故事的开端。”我不管学生的哄笑,继续讲解,“那时候,昌还小,幸好有人把他救下来,送到了深山里,藏了起来。等昌长到了十八岁,救命恩人告诉他,你爸被人杀了。你爸临死前,用手指在地上写了凶手的名字,可没写完就咽气了,地上只有一横一竖,好像是个王字……”
“是王字吗?”“王鑫?”
同学们纷纷猜测,并把目光投向平时与昌玩耍的王鑫。
我假装无意地看了一眼王鑫,故意笑笑。
王鑫也笑了:“老师,是王旭吗?”
我笑着继续讲:“救命恩人告诉昌,要想找到杀手,报杀父之仇,必须到终南山,拜师学艺。于是,昌踏上了寻师学艺之路。——这是故事的发展。”
学生笑着,听着。
“后来,昌终于找到终南山,拜康大师,学习武术。”
“哈哈哈!”同学们又笑了。老师不但把学生编到故事里,还把自己也编到了故事里。
“又过了十年,昌学成下山,要寻找仇家,为父报仇。通过四处打听,以及父亲死前留下的你信物,昌找到了仇家,原来是王——”
“王鑫!”学生齐声喊道。
我狡黠地笑笑说:“对,是王鑫——的二大爷!”
“哈哈哈!”学生又哄堂大笑起来。
“故事进一步发展,昌找到王二大爷,准备与他决一死战,为父报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二人在一座寺庙展开决战。——这是故事的高潮。但更大的高潮还在后面——不料,王二大爷武功实在太高,昌打了几百个回合,不但没有打败王二大爷,自己反被打伤。眼看父亲的仇报不成,自己也将一命呜呼,怎么办?”
我故意卖个关子,停了下来。
同学们一个个瞪着眼盯着我,等待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康大师从天而降,与王二大爷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凭借一着‘降龙十九掌’把王二大爷打翻在地,昌趁机搬了块石头,砸向仇人,把王二大爷打成了肉夹馍。终于替父报了仇。这就是故事的……”
“结局!”学生齐声说道,然后又兴奋地笑起来!
笑过后,又一个个长舒一口气,似乎自己也经历了艰难的报仇之路。
“大家理解什么叫情节结构了吗?”我问道。
“理解了!”
“嗯,很好。如果不理解,就想想昌报仇的事!”我提示道,“好,我们回到课文,看《狼》这一课的结构!请能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小说的情节呢?”
我们终于又回到了课文的学习上。
再看一旁的昌,也一脸兴奋地笑着,好像他真的完成了一件很重大的家族使命,终于胜利而归一样。
这就是昌在画里所说的“废话”吧!
我喜欢讲“废话”,这些“废话”就像无聊课堂上点缀的花朵,增添了课堂的趣味,也从另一角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让学生在嬉笑中感受知识的乐趣,有点“废话”也无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