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年级四班的两堂音乐课,教学生成有点意思,需要记录一下。
我负责的班级中,只有5.4班排的连堂课表。今天下午上课前,我先明确了要求:第一节唱,第二节吹。
第一节课我安排了歌曲教学《清晨》,我大致有以下步骤。
1.播放音乐我拍击声势,请同学们观察我有哪些动作?
2.交流我有哪些动作?这些动作与音乐有什么关系?
提炼总结出,动作与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变化有关。
3.再次播放音乐,请同学模仿老师拍击声势。
4.板书出两种节奏型,复习巩固乐理知识。
x xx x x
x__x__
5.再次播放音乐拍击声势,请留意乐段有什么变化?请用AB来表示
梳理出结构A A B A
6.用“beng”哼唱A段,用“lu”哼唱B段,尝试用连与断两种声音唱歌。
这节课我自认为很高效,既有节奏知识的复习,又有乐曲结构的体验,既有节奏结构的体验,又有歌唱连与断的体验。
第二堂课,在以往基础上增加了小组展示环节,通过电子琴信号和我柯尔文手势提示,整齐演奏。另外,板书出同学创作的小曲让同学们吹一吹,他们更感兴趣。他们吹慢版,我则用同一个旋律变拍子,变节奏与他们的演奏进行对比。大家很感兴趣!曲式结构与《清晨》曲式结构可以呼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