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骨千年月

作者: HAO好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19:39 被阅读0次

明月几时有

千年风骨千年月

人生代代无穷,明月年年相似,四季轮回,盈亏有时,千百年来,每到中秋,文人墨客,为祭月、为感怀、为思亲、为祝福,浅吟低唱,击酒拍歌,这中秋皓月便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公元1076年,中秋,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中年苏轼,一杯桂花酒,一声问青天,唱出了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此,一闕词,一个人,一千年,冠绝古今。

他问天,问月,问自己

品孤独,叹人生,寄相思

不为寻秋意,不为觅新愁,感世间悲欢离合,怀宇宙人生哲理,自我超脱,超然自适。

遗世而独立

千年风骨千年月

闲谈中,他自嘲“一肚子不合时宜”,词赋里,他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道家风骨。

不同流

王安石变法,他直指新法弊病和隐患,被新党不容,还被卷入乌台诗案;变法失败,新党执政,打压旧党,他上书谏议,又为旧党不容,任凭一路贬谪打压,却不弯腰,不低头,不同流,达观磊落,孑然独立。

不苟且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他带领民众挖淤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苏公堤”;被贬颍州,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被贬惠州,年近六旬的苏轼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流落儋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成为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他将别人眼里的苟且筑成了一道道历史风景。

不将就

起伏的政治生涯,带来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生性豁达的苏轼却从不将就一餐一饭一茗,开荒种田,深夜访友,谈佛论道,烹制美食,把日子过成诗词歌赋,“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千年风骨千年月

戊戌年,中秋,赏月,品茗,对酒当歌。

重读经典,遥拜这位风华绝代的文坛高人。

言虽浅,情却真。

相关文章

  • 千年风骨千年月

    明月几时有 人生代代无穷,明月年年相似,四季轮回,盈亏有时,千百年来,每到中秋,文人墨客,为祭月、为感怀、为思亲、...

  • 对联求赐

    上联:千里月是千年月 下联:请大神恩赐!

  • 读《史记》有感

    余读史记,游于千年历史,叹于百代风骨,有感而做此文。 浩浩长河,皎皎星月。三千年历史尽存于史记,三千年风骨尽显于子...

  • 遇见苏州留念

    风花雪月荡激流 千年风骨亦未朽 物换星移几度秋? 繁华不减是苏州

  • 咏秋

    枫 半江萧瑟半江红 半江夜 渔火半江明 秋 一片枫叶一片秋 一弯月 千年一壶酒 月 千年星河千年月 千年山 不复千...

  • 千年风骨谢道韫

    一 一提起谢道韫,思绪总绕不开那句太过出名的“未若柳絮因风起”。 那一年,她不过七、八岁,用软软童音吟出的一句诗,...

  • 寿县千年月坝

    月坝 明万历元年(1573年)寿县出现了月坝。所谓月坝,即以城内涵段之转角角顶为圆心,向上建筑一砖石结构的圆筒状坝...

  • 2017-06-17

    宿醉方醒,闻乐得诗:《咏月》汝本天上孤玉轮,缘何流照入红尘?千年清辉千年月,长情只为长情人。

  • 临摹

    兰亭集序千年诵, 书圣墨宝珍世传。 临摹未有仙风骨, 尤感斯怀熏陶然。

  • 莠草

    生来素净不着香 死去静默对枯黄 摇落参差千年月 淡泊无为几世霜 8.2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年风骨千年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d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