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马库斯·马尔特的长篇小说《男孩》,是我读得非常仔细的一本书。惟其读得认真,阅读过程中就会时常生出窃喜:我是不是从费米娜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找到了“破绽”?几乎半开化的男孩,怎么可能只用半生就走通了人类需要数千年才完成的进化?
得先捋一捋被马库斯·马尔特为《男孩》里的男孩的安排的半世人生。
《男孩》开始于1908年,那一年,男孩14岁。14岁的男孩和妈妈被困顿在贫瘠的荒原里大海边。食不果腹和贫病交加夺走了妈妈的生命,埋葬了妈妈后孤苦伶仃的男孩只好边“寻找、捡拾、采摘食物”边行走在未知的大地上以求生存。一辆双座四轮轿式马车闯入男孩天真的眼里,男孩跨入他人生的新阶段,亦即从孤身一人变成了与一个小村庄有了勾连的小村庄的边缘人——他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人。1909年,男孩被一个人的马戏团布拉贝茨收留,边缘人变成了两个人的马戏团的一根支柱,从此,只知道生存的男孩开始渐渐懂得,人活着必须要有附丽。
布拉贝茨死于意外。阅读《男孩》到这里,我以为男孩将又一次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谁料,马库斯·马尔特安排给了男孩生命中最美好、最奇妙的四年。
男孩最美好、最奇妙的四年,是从作曲家菲利克斯·门德尔松的一部作品开始的。
门德尔松的作品,被古典音乐爱好者公认为相对清浅,饶是这样,一个从荒原走来的男孩,怎么可能会演奏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所以,演奏《无词歌》中的《威尼斯贡多拉船夫之歌》的,是艾克父女,父亲居斯塔夫吹奏单簧管,女儿爱玛弹奏钢琴。如此喜欢门德尔松作品的这对父女,接纳了因马车相撞偶尔相识的男孩后,收留了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男孩并将门德尔松的名字菲利克斯给了男孩,水到渠成。
只是,马库斯·马尔特让男孩在爱玛的教导、指点下,从一字不识到会欣赏魏尔伦的诗,从只听到过鸟鸣和海浪声到能聆听门德尔松的音乐,只用了四年,怎么可能?然而,爱玛与被爱玛唤作菲利克斯的男孩在一起的篇章,却因此成了《男孩》的华彩乐章,在这一乐章里,男孩不仅被唤作了菲利克斯,在门德尔松美妙的音乐里和极富语言之美的魏尔伦诗里,还与爱玛双双坠入了爱河。两个相爱的人,甚至走出了艾克家的庄园,到了巴黎,“四月的一天早上,两人来到巴黎圣母院门口,她和他说起了弗洛罗主教代理、诗人葛林果,还有卡西莫多”,瞧,男孩菲利克斯在爱玛的引领下还走进了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世界——1908年的时候,男孩还与妈妈一起于荒郊野岭徘徊在生死线上,1910年至1914年之间,男孩已从一个野孩子脱胎换骨成懂得维克多·雨果的菲利克斯,以我们已有的生活常识去理解男孩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可能?一个需要爱玛手把手地教导才能懂得男与女秘境之欢的男孩,真的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完成从半开化到灵与肉双双被提升至高度文明的飞跃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爱菲利克斯入骨的爱玛,当然不愿意男孩上战场,可是,已经觉醒甚至觉悟的男孩义无反顾地告别了如母如姐的爱玛去了前线。《男孩》从此处开始,让爱玛用情意绵绵的信件和男孩大爱无声地回应琴瑟合奏,呈献给我们的文本如钢琴与单簧管在演奏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从而将《男孩》推向了全书最华丽的段落。也就是读着爱玛那一封封与其说是写给男孩不如说是写给人类的情书,也就是读着马库斯·马尔特让远在前线的男孩以其独有的方式感受和回应爱玛的爱意,我好像明白了,马库斯·马尔特总是在篇章之间巨细靡遗地用一句话的方式照录当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实是在提醒《男孩》的读者,他写的,哪里只是一个半开化的男孩是如何完成走向高度文明的传奇故事!马库斯·马尔特是用男孩的半生,简约地演绎了一遍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自以为明白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再将《男孩》394页到405页通读一遍,就不会觉得那只是排列得密密匝匝的人名了。一个个人名加上他们的生卒年月,这些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的部分年轻人的姓名被马库斯·马尔特密不透风地排列在他的小说里,整整12页,最直接地解读马库斯·马尔特有些特别的写法,那是作家为士兵们建立在纸上的丰碑,可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作家在用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告诉我们,所谓文明毁于一旦是个什么模样。
回首过往,从公元前五六千年地球上文明刚刚萌芽那会儿开始细数人类文明的绽放和凋零,过于漫长的过程也许不太容易让人震撼。用一个男孩的1908年到1918年来暗扣人类文明的勃兴到式微,《男孩》营造出来的惊心动魄,只要我们屏息谛听,就能听到雷霆万钧之声。
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