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戏班演出的应节戏并非专为节庆所编,平日里也会演出。新年中戏园里上演的剧目虽无定规,但按照北京梨园旧日习惯,每逢新年元旦,诸班均演吉祥戏,不演杀伤之戏,借取吉利。这一习俗,非但为前来听戏的观众们新年祈福,也是为戏班本身在新年中的平安顺遂考虑。到了民国间,普通戏班在戏园子里唱应节戏的情形更为流行了。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里,主人公便吐槽说,一到春节时候无他戏可看,上演的都是应节戏。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74282/4ca7ac331d35de92.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74282/7db025f347e580f4.jpeg)
春节应节戏中,一种是吉祥戏,即寓意美好的戏。听戏名就知道是必为年节应景的戏码,比如《龙凤呈祥》,又如《御碑亭》(又名《金榜乐·大团圆》),是春节期间应节戏中必演的剧目。当然,这种名字的戏剧情也必然是升官加爵、金榜题名、夫妻团圆之类的。
与此相应的,戏名中带杀、死之类字音的戏,春节间一概不演,以免触霉头,倒运。诸如三国戏《战长沙》,虽然只是沙与杀同音,但是如果一定要演,那也必须将戏名改为《义释黄忠》或者《关黄战》。情节凄苦、悲惨的苦戏也不能演。《豆汁记》本是出讨巧的喜剧,但是“豆汁”二字看起来带着些穷气,春节期间演出便改名《鸿鸾禧》,增加了喜庆气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