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庆献礼——花鸟画家金晓海

国庆献礼——花鸟画家金晓海

作者: 艺术家的创新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00:25 被阅读13次

【艺术简介】

金晓海(晓海),古墨堂史主,浙江临安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G20峰会会晤厅背景画作者。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新华网书画频道艺术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会理事、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一级美术师、教授。

金晓海艺术成就

1981年受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大家陆抑非教授。

198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0年作品“秋夜”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以作示范作品。在西泠印社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1995年作品“百丛墨兰长卷”获《书圣杯》国际银奖,被海内外誉为当代兰花才子。

1998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秋艳》获奖。

2002年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作品《古宅春韵》获奖。

2003年10月16日杨汝岱副主席亲临杭州兰亭画院视察。

2004年8月20日在北戴河美术馆举办金晓海个人花鸟画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开幕式并剪彩,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和政法委书记任建新等中央首长观看画展。

2005年10月作品“葫芦”荣获第八届北京国际艺术展银奖。

金晓海国画作品国画收藏机构收藏

2003年9月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花鸟画作品5幅(其中三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第一宴会厅)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收藏《古宅春韵》1幅

2004年9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八一大楼收藏《高风亮节、国色天香》2幅作品。

2005年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收藏《富贵常青》一幅(9125px×3000px)与10月1日国庆之日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

200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藏《牡丹.松树.松菊》3幅,

2005年9月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牡丹》一幅。(悬挂于人民大堂四楼国宴厅华北厅)。

2006年1月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版纳雨林》、《雍容华贵》两幅(1097号)。

2006年8月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世界和平》。

2007年9月天安门管理委员会收藏《高风亮节》1幅(2007年10月1日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

2010年9月国务院西山大楼收藏富贵常青(22500pxx10000px)。

2011年6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之邀为中南海创作丈二匹、牡丹《富贵常青》毛竹《高风亮节》作品并收藏。

2012年七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之邀请为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在中南海创作国画作品30于幅,并张挂其国画《华贵常青》(10000pxx5450px)的巨幅作品,悬挂于中南海中办第一宴会厅。

18日,省委书记车俊在杭州会见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省领导袁家军、陈金彪、吴晶,马来西亚高级官员郭素沁、刘伟强、依纳提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白天参加会见。

省委书记车俊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一行,其背景画作者为国画家金晓海作品车俊对马哈蒂尔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当前浙江正在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国家,也是浙江在东盟的重要合作伙伴。浙江与马来西亚的交流合作基础深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们愿意与马方一道,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展互利合作,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汽车制造、智慧城市、旅游推介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为两地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马哈蒂尔对浙江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杭州优美的环境和先进的城市管理表示赞赏。他说,每次来浙江访问,我都看到这里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其中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说,中国的发展有助于马来西亚的发展,中方“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给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马方愿同中方加强各方面的互联互通和全面合作,希望与浙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强各方面的人员交往,深化农产品加工、汽车、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欢迎更多浙江企业来马来西亚投资兴业,携手共同发展。

此次省委书记车俊在杭州会见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会议地点放在了风景优美的西湖边,会晤厅的背景画是G20峰会中我国著名国画家金晓海所作的《雍容华贵》。

近几年来,金晓海作品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人民大会堂珍藏书画》集,作品《世界和平》建国六十周年《天安门珍藏书画集》、《富贵长青》、《高风亮节》。

金晓海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当代十大名家》、《中国美术十大家》、(十大家有:刘文西、范曾、刘大为、金晓海、吴山明、何家英、贾又福、王明明、于志学、喻继高等十人)、《德艺双馨十大家》等。

作品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卷》、《神州画坛五大家》、《中国画六大名家》、《经典风范》、《画坛七贤》、《中国当代画坛八大家》。

封面人物:《艺坛精英》、《当代名家》、《东方美术》、《中国艺术大家》等百余部大型画册中。

近期出版个人专集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开本)《金晓海作品精选》(不同时期有四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的《新浙派水墨》、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金晓海墨竹作品精选》(4开本)、中国画精品系列丛书《金晓海墨兰作品集》(12开本) 、中国画技法《水墨兰花画法》教材(8开本)。《金晓海水墨竹子画法》教材(8开本)。

其类图式作为大厅装饰或作为中外艺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项目。牡丹者吾国之国花也。

部分国画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画兰

一天能站着画上12小时

久居山乡的日子,平静而安宁。每天清晨,伴随着乡村的鸡鸣犬吠,金晓海三四点钟便起床画画了。灵感来时,他一天能站着画上12小时。

早年间,为了谋生,金晓海在吴山广场的河坊街开了间画廊。更为让笔下的兰花神形兼备,他遍访兰花产地绍兴各乡镇;为直观形象地吃透所绘景物,夫人买来了数十个品种的兰花,摆放在自家门前狭窄的走廊里,供金晓海写生。

画竹

有节有香有骨

中国艺术史,犹如浩瀚的银河系,群星璀璨,纵横古今,才华横溢的国画大师人才辈出。而画兰竹最为著名、也为金晓海推崇的,莫过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一生兰,半世竹;喜写兰,怒画竹——现代人很少有这种心境了。几十年来,“兰花才子”金晓海坚持临摹郑板桥,从传统中汲取古人的艺术精髓。

在金晓海眼中,兰竹能代表一个人坚贞不屈、心地光明等品格,因而托物言志,意境深远。仔细欣赏他的兰竹,情趣盎然。

从小生长在临安的大

晨曦里,暮霭中,远眺山峦间此起彼伏的大竹海,近望美术馆窗外的这片竹林,金晓海感言:一幅好作品讲究意境,引观者其中;讲究心境,让观者由看而读;讲究悟境,带观者入画,品百味人生。

于是,人们看见,金晓海在宣纸上勾勒的各色墨竹,均有自己独到的韵味。

他笔下的竹,法度严谨,疏密有致。只见他先用淡墨逐节画出竹竿,以稍浓墨出节、顺节而出枝,后以墨笔挥就竹叶,深墨为面,淡墨为背,虚实相映,如灯取影。

他笔下的竹,粗中有细,竿竿精到。画中物象,静动变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交相辉映。静中亭亭玉立,任君畅游。动中傲视自然,生机勃发。

他笔下的竹,即便是破土的春笋,也夹带着泥土的芳香和晨露的蒸蒸日上,势不可挡,尽显君子气度。不论是茎叶繁枝,运笔均粗细有致,染墨浓淡相宜,明暗凹凸分明,层次丰富,节奏和谐,充分表现了青竹的俊逸之态。

金晓海笑言: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追,以遂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境界稍纵即逝。

当看到报纸上消防战士冒险抢救群众生命财产身负重伤住院的消息后,辗转反侧,曾为军人的他百感交集。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敬意?他最后决定以兰竹入画,专门创作了一幅《兰竹图》送到受重伤的消防战士杨万东的病房,颂扬消防官兵舍生救人的优良品格。

当省残疾人福利基金

今年清明节前,金晓海再次来到杭州云居山,为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捐赠巨幅国画。他以兰竹为主题,创作了一幅象征革命先烈坚贞不屈、寓意后人弘扬烈士精神的力作《高风亮节》。

种过地,扛过枪,到拿起画笔,有着兰竹风骨的金晓海,用手中的画笔为灾区献爱心,为省市见义勇为基金、贫困山区捐画捐款等。“济贫扶困、见义勇为、弘扬正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金晓海说现在正是自己绘画的黄金年龄,艺术无止境,奉献无穷期。

“我是性情中人,跟兰竹的本性有惊人的相似。”正如金晓海画的兰竹一样,坚贞、高洁、长翠,有外柔内刚之品质。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兰竹情缘,几代传承。前不久,金晓海才从陆抑非老先生80多岁的儿子口中得知:“我父亲临走前,曾嘱咐我,画兰竹要向金晓海学,兰竹像晓海画得这么好的人是不多的。”金晓海万万没想到,恩师临走前,对后人有过这么一番交代。尤其让金晓海感动的是,陆老先生的孙子竟然登门拜他为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庆献礼——花鸟画家金晓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ji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