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
快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
——福尔克·格莱维尔《卡伊利卡》
01
因为学医的缘故,我好像对生死看淡了些。
曾经无意间和老妈说过,如果我捐献器官的话……
我的话还没讲完,老妈就打断了我的话,应该是觉得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
对哦,中国人是最谈不得生死的。
“死”这个字是大忌讳,不可说,好像谁说了就会倒大霉一般,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一个人去世了,他是出门远行了?去了天堂?睡着了?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殊不知,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课。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是死亡,爷爷去世了,但是当时没有特别伤心的感觉。
大概是不懂得,死亡即是永别,只是现在偶尔想起会有些伤感。
在医院实习了9个月,距离生死最近的时候,应该就是在神经外科和ICU了。
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上班期间没有遇到过一例的死亡事件。
看得最多的就是神志不清、昏迷的病人,身上还插着各种管子,机器在响个不停...
我看过太多的痛苦,病人的痛苦、家属的痛苦,更糟糕的是,我害怕自己会习以为常。
我不想变成一个对生死麻木的人。
也有住院治疗挺久的病人,就是没什么起色,受那么重的伤怎么还救得过来?
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幸遇到了意外,以后都只能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我宁愿死去,希望家人不要浪费钱在我身上,不值得。
生死大权,从来不是掌控在自己手上的。
所以,除了对生死置之度外,置买保险,好好生活,我不知道还该如何对待死亡。
02
你惧怕死亡吗?
我不怕死,也不怕活下去。
大学的班主任说过,如果你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看不到希望,那你可以去医院看看,多的是绝望的人,然后会觉得自己还能活着是多么幸运,心里一下子就会舒坦。
好人坏人总统乞丐……不管是谁,终将会面对死亡。
死神毫不留情地席卷而来,不分青红皂白地带走牵挂、陪伴、幸福与欢笑。
生病的人中,有距离死亡最近的人,无辜吗?命不该绝吗?觉得对自己不公平吗?
世间多少人蝇营狗苟,甚至心怀鬼胎,却一生平安,健康自得;
而多少人温厚纯良,优秀高尚,却被恶疾缠身,生死难料。
在死亡面前,哪有什么公不公平的。
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大抵这就是死亡的神秘之处吧。
03
最近重看了《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大学的一个暑假,陪老妈卖鸡蛋的时候。
感觉距离那时候都没有很久吧,但是这次再看一遍的感受却是很有冲击感。
很多细节都不记得了,明明是看过的书,读起来却是稍显陌生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医学院毕业了,经历多了,既在教室里做过医学生,又在病房里真刀真枪地做过护士,所以对书中作者的医学生涯觉得莫名地熟悉。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作者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
当我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
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
保罗对死亡的态度从容,不避讳,也不让它对自己造成烦扰。
保罗很喜欢文学,却弃文从医。
从医之后,他拼杀在与死神对抗的第一线,面对垂危的病人,用手术刀力挽狂澜。
当然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而正是这样的时刻,令他明白医者的职责。
有时不是去挽救病人的生命,而是做一个领路人,引导病人和家属,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以后还可以创造新生活。
不要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去做。
我经常会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每每都是无解,或者我的人生经历还不足以让我有什么大彻大悟吧。
不妨问一下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好?
每每这样自问,内心才会平静点吧。
你我都是凡人,难逃一死,试着去理解、坦诚地直面死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