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小雨淅沥,坐在上海这家常来的咖啡店,看着雨中行色匆匆的人们,脑海里浮现出最近看过的各种文字,各种思绪混杂,今天就来理一理自己关于跨界思维(transboundary thinking)的思考。
所谓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的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引发我对跨界思维的思考就是看完《枪炮、病菌与钢铁》之后,这是戴蒙德的经典之作,这本书问世20多年,可能某些观点也还值得我们再去推敲,但重点在他的跨学科价值,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审视,带给我们很大的思维冲击。
为什么在不同的大陆上人类以不同的速度发展?关于这个问题,《极简欧洲史》和《人类简史》在解释欧洲如何崛起的原因之时提到过欧洲权力分散、开放的思想、敢于承认自己无知的现代科学思维所起的重要作用, 而《枪炮、病菌与钢铁》另辟蹊径解释了环境,包括生物类型的差异和地形地貌的差异对这种发展不均衡的影响,这也是戴蒙德标志性的以“气候、环境、物产、科技”等视角研究人类的历史的模式。
跨界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一样,都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全面,更有创造性地思维习惯。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跨界思维呢?
先上一张图让大家感受下脑洞大开的乐趣。

跨界,通常是为了创造性的理解与解决问题,或者是提供更大便利性,亦或是利用跨界的新锐观点和思维碰撞获取更多注意力,从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枪炮,细菌与钢铁》就是很好的创造性理解问题的案例,从自然决定主义的角度更好地解释了人类发展的不平衡性;而时下风靡的各种概念,如车联网,自动驾驶,手机支付等,也都是为了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性的一种跨界思维;上面这张脑洞大开的文案策划,就是利用《权力的游戏》里面经典的瑟后与其亲弟詹姆的爱情故事作为引子,为这家婚姻服务公司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基于这些目标,跨界首先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脑”。也就是我们要有广泛的好奇心对涉及领域都有尝试,丰富的跨学科的知识和人生经历,这就是我们跨界思维的第一手素材。
有了素材之后我们就能基于自己的融会贯通去创造。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相通性与规律性,融会贯通就是需要我们多思考,多联结。
创造之后还需要去跟他人去交换想法,这就像是你做好一件艺术品,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会激就像是精雕细琢你的这件艺术品,让他更丰富更立体更完美。
就好比我们现在写作,其实也是一种跨界思维的体现。首先我们要输入,对于大千世界的各种知识与不同理解,然后基于我们自己的想法与理念,结合一些实际情况来融汇贯通,这样就能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但是这些认知也可能会片面或者偏激,所以与各种各样的人多沟通与思维碰撞之后,我们会将写作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与多元,对写作这件事情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