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存
农业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生产活动。而从事农业生产一年四季是没有假期的,春耕秋收,锄地耕田,那农民那么辛苦为什么反而挣不到钱呢?想必是有些因素的,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一、人多地少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这片土地有多少农民吧!据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1949年开始人口总数为5.4亿,其中农村人口占了89.36%。截至2021年,人口总数14.13亿,农村人口就占了36.11%,也就是5.1亿。虽然占比有所下降但总量是非常庞大的。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那么多,那么他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有多少呢?从小我们就知道,我们生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但是可利用土地少,人均分下来则更少,平均一个农民可种植的耕地只有1.39亩,这样算下来一个家庭有着10亩耕地就已经算不错了。虽然随着不断地研究,很多作物的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就比如水稻,其亩产量已经高达到800~1200斤。但就算在粮食丰产的一年,一个家庭就这么多土地,且土地地形多样,大小不一、有的分散有的集中。不利于集中管理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一个家庭产粮不会太多,也就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了。
二、生活成本高
农业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我们保障生存的第一产业。但时代在不断地前进,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经济发展重心渐渐地转向了工业以及后面的第三产业。农业发展相较落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能挣的钱很少,只好暂时放弃农业生产进城打工,打工的收益会比留在农村挣得多,不过城市生活的成本也是很高的。物价高昂,通货膨胀最终更是让钱不再值钱。而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是需要钱的,老人孩子的医疗教育和各种必要支出,以及人情来往比比皆是。好不容易挣了点钱,大部分都流出去了。但凡遇见些突发状况农民收入更是所剩无几。
三、农产品价格提不上
价格提不上,成本下不了也是一定的原因,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都是由粮食制造的,一环扣一环,如果粮价上涨,那么由粮食为原材料制造的产品也会跟着涨价。就比如小麦,经过加工成为了面粉,再是各种各样的馒头饼干,甚至成为一些工业的原材料,就像链条一样紧扣在一起。试想一下如果小麦价格上涨企业成本抬高,为了保障利润,由小麦为原材料制作的一系列产品会不会也涨价?但普通人的生活一般离不开米面粮油,这样最终吃亏的还是农民。还有,虽然随着科技进步良种培育,以及机械化精细化种植的普及,生产效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成本也是在增加的。再扣除时间成本、劳动成本及其自留粮食,农民真正通过售卖粮食得到的收入就很少了。
所以还是会存在一些农民辛苦了一年,还是挣不到钱的现象。不过时代在不断前进,就比如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直播行业盛行,其力量不容小觑,几乎人手下载了一个或多个短视频平台。一些人抓住流量密码拍摄短视频和开展直播带货狠狠地赚了一波。一些思想先进,有一定知识和头脑的新农民已经抓住机遇,以此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相信未来会拥有更多的平台和方式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