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同事或朋友:张口必是针砭时弊,指点江山。领导的操作有多傻x,同事多极品,孩子不听话,老婆不省心。总之,正如本山大叔调侃:“怎么大环境总跟你过不去。”你天天听着,他说的也没错,这一个个问题列出来没毛病啊。但是,内心总有些别扭,觉得哪不对。
我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人,天天在我耳边叨叨负能量。之前还不以为意,觉得只不过他们说出了问题,而我只是闷在心里。最近看了这本《能断金刚》,才发现原来发生在你身上的所有事情,都是你之前种下的种子结出的果,绝对和你有百分百的关系。而不是什么大环境不好。
《能断金刚》的作者麦克罗奇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一生也很传奇。麦克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期间,因亲人接二连三的离世,引发了他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后在印度的塞拉梅西藏寺院(Sera Mey Tibetan Monastery)修习。这一学就是22年,后来成为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人。格西(Geshe)的意思就是佛学博士。之后遵从其上师指示,为了在商界印证佛法的正确和普适性,来到纽约从事钻石贸易,把一个三人的小作坊打造成年销售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并被巴菲特收购。17年后辞去公司副总裁,成立能断金刚学院(The Diamond Cutter Institute,DCI),并在全世界巡回演讲和开设培训班,帮助人们用金刚经的智慧解决工作、生活和情感方面的困惑。
麦克格西近照(1952-)作者虽然是修行了22年,获得佛学博士的普林斯顿高材生,但是这本书非常通俗易懂,因为他的本意就是希望用佛学智慧让普通人的生活更好。格西麦克挑选了《金刚经》中与世俗生活最主要的几个概念加以阐释,并用身体力行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用金刚经的智慧理顺自己的生活,获得财富和想要的人际关系。
格西提到的第一个重要概念是空性(emptiness)。意指事物本来的面貌既不好也不坏,所谓好坏善恶都是人为强加的。因为如果ta确定是好或坏的,那么所有人的看法应该一致。你眼中的极品老板在他的上司和家人眼中却非常可爱。
第二个重要概念是铭印 (imprint)。万事有果必有因。你如今的遭遇状况必是你之前的所思所为植入的铭印。不和谐的伴侣、欺负你的老板。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循环呢?老板向你咆哮时如果你依照直觉也向他发怒,那么你此刻植入的铭印让这一恶性循环继续下去。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是因为双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冤冤相报何时了。你可以做的是在冲突现场单方面停止回击,植入善的铭印,以期待未来好的事情发生。
问题和冲突发生的当下,我们都有十足的理由,判断为都是他人的错,“我”是对的。这是人的本能反应。虽然这种保护机制让你暂时好受一些,但是对于解决问题和未来的成长于事无补。事物的“空性”能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判断对错,从而对事情的发生负起全责。既然他人不一定是错的,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出了偏差,怨恨和报复是不对的。
对于铭印,格西麦克还提出了种子的比喻。植入铭印就像种种子,你不能期待ta即刻发芽结果,产生作用,同时也需要注意将种子种在合适的土壤里。你想要找到伴侣解除孤独,那就先去帮助孤单的老人,种下种子;你想要一个孩子,那就先去孤儿院帮助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种下种子;你想要获得财富,那就先去帮助他人获得财富,种下种子。
你也许会觉得这些说法很玄妙,很“佛系”,无法用科学解释。但是,恰好我最近在看的美国心理学教授乔丹彼得森的《人生十二法则》里也提到:“停止用谎言填充头脑,头脑就会变得更清晰;停止用不坦诚的行为扭曲生活,生活就会得到改善。随后你就能发现和纠正那些更微妙的错误。”因此,对于我们头脑中涌现的想法和判断,我们要小心审视并加以判断,用善的和更加正确的行为加以纠正,生活才能走入良性循环。
对于如何保持活力和纠正不良习惯,格西麦克也身体力行给出了step by step的行动建议。
长时间从事一项工作,如何避免僵化,持续保持活力和创新?
1 冥想术。格西麦克建议每天早上起床后30分钟的冥想是保持一天意识清明的来源。找一个安静的专属角落,坐定,专注于缓慢深长的呼吸,从一数到十。
2 圆圈日。即一周拿出一天的时间不上班,通过独处冥想帮助他人等活动,抽离日常,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活力。说实话这个一般上班族都不太可能实现,除非自己当老板或soho。但是格西麦克给出的理由却是很让人信服。他觉得整日上班的人会逐渐变得自私。因为你一直在围绕自己获得更多过更好的生活而行动。久而久之,思维和视角都局限在了“小我”。圆圈日的设立打破常规与惯例,让你花点时间来思考为何工作而非如何工作。
格西自己将每周三设立为自己的圆圈日。这样能保证前后都有两天连续的工作日以防出现意外情况。在圆圈日,他是这样安排的:早上起床冥想1-1.5小时,吃过早餐,上午读一些关于人生更高意义的名人传记或名人作品。午后,跟随某个领域内的专家学习一些实践类的活动,比如学习绘画、弹琴或摄影等,重要的是学习大师们的创意和思考方式。到了夜晚,有意识的走出去帮助他人。对象可以是邻居、家人或孤儿院的孩童。尽量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这样度过的一天,清澈的静默、与伟大思想的近距离接触和为周围人提供帮助,可以在意识中烙下铭印,播下善的种子,从而收获圆满的未来。
3 更进一步的森林圆圈日。顾名思义,就是很多个圆圈日(14天)。这是独立于年假之外的独处的两周。没有电视书籍通讯设备和交谈。森立圆圈日的活动和1天的圆圈日一样,你可以随身带一个笔记本,记下随时涌现的想法。在森林圆圈日结束前几日,你会欣喜的发现自己源源不断涌现的创意和想法。
如何觉察和引导自己的想法,植入善的铭印?
格西麦克在钻石公司工作时自创了“六时书”,用于每日追踪和记录自己的意念和行为,并不断改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将一页记事本划分为三列两排的6个格子。第一排三个格子分别写上自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比如身边的人都不信任我不重视我说的话。解决方案是“避免无意义的闲聊,只说重要的事” 。古老的印度和西藏典籍中,将“绮语”描述为“乐于将时间浪费在参与性、战争或政治等对话中”。互联网遍布全球的今天,一条信息1小时之内就能传遍全球,人们花费大量时间谈论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所谓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但这些并不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而且这些旧闻第二天便会被新的新闻代替而被人们抛诸脑后。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保存自我边界和意识,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除了问题和解决方案,每个格子的第三个主题是”+”号。即刚刚过去的时间我做过的和该主题相关的正确的事。第四个主题是“-”号:即做过的和正确的行为背道而驰的事情。最后一行是我接下来准备做的事。
这样每隔2小时停下来,回顾填写。直到写满六格,称为六時书。六時书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及时更正坏的铭印和植入好的铭印来拔草施肥,久而久之,这样的精心照料便能让心灵花园枝繁花盛,欣欣向荣。
其实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自传中也记录过这样的做法。他将自己人生要修炼的品德归为十三项: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信、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洁、谦卑。然后以周为单位,将这十三项列出来,每周着重修炼一项,每日反省,冒犯了几次就画几个小黑点。比如第一项“节制”,若一周之内没有一个黑点,下一周即可进行第二项“缄默”的修炼。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和格西麦克之间相差了250年。但大师们修炼自己的方法如此相似。可见人都是不完美的,唯有不断自省和修炼,才能更接近更完美的自我。
从《能断金刚》中我悟到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个人对任何事物的主观判断都是片面的,因为万事万物本来的面貌是“空”。这也敦促我对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负起全责。如果我觉得是对方的错,那么一定有人认为是我错了。不如在意念产生的当下停止抱怨,着力于解决和改善,植入善的种子,试着开启人生的正向循环。冥想是我一直断断续续在坚持的项目,今年一定要提升频率和质量。六時书也是很好的提升修为的方法,但我更倾向于富兰克林的方法,每周集中一项。形成习惯再进入下一项。
撒切尔夫人也说过“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仔细关照你的想法和行为,及时纠正偏差,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无论世道再难,我们总能改变自己。2020,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