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姑走了,享年95岁,我父亲那一辈兄弟姐妹8个,五男三女,大姑排行老大,父亲排行老小,他们相差14岁。其他人都过世了,她是最后一个。
大姑是个了不起的人,她二十一岁结的婚,二十二岁就开始守寡了。姑父是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当兵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牺牲在战场上了。当是大姑已经怀有身孕,所以表哥是“没生儿",他从来没见过他父亲的样子。
大姑很倔强,当得到姑父牺牲的消息,哭了几天说:"我还有儿子,我指望着儿子过。"
她真的那样做了,一个人背着儿子到地里打草,给人缝口袋,上地里和社员们一块干活挣工分儿,表哥被扔在地头上"哇哇"哭,她也顾不上管。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很艰难。
有人劝大姑改嫁,大姑坚决不干,就这么苦巴巴地守着。
大姑一个人把表哥拉扯到十六岁,就操持着给表哥成了亲,表嫂比表哥大两岁,结婚那年她十八岁。就这样,两口人变成了三口人。
表哥表嫂很争气,他们生育了五个孩子,两儿三女,人囗多了,家里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起来了。慢慢地发展成了二十多口人。
表哥的孝顺在他们村是出了名的,他常说:"谁不容易,也没有我娘不容易,她把我从不丁点养育到大,她说什么都是对的。"
后来表哥的儿子结婚了,孙媳妇对奶奶的有些习惯看不惯,顶撞了大姑几句,惹大姑生气了,表哥二话没说,直接骑车找到亲家家,找亲家去理论了,最后直到孙媳妇给她奶奶认了错才算完事儿。
在表哥的影响下,孙子,孙女,孙媳妇都争着抢着对奶奶好,梳头,洗脸,洗澡,洗衣服都抢着干,有时孙媳妇给大姑洗澡,大姑还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哪都让人家摸到了,连屁股都给洗了,多难为情啊,孙媳妇笑着说:"那算啥呀,谁还没有屁股啊。"
平常只要大姑想吃的东西,只要开口,没有办不到的,后来大姑也不说想吃啥了,孩子们问表哥怎么办?表哥说了一句戏言:“以后别问了,你们孩子爱吃啥,你们奶奶就爱吃啥,看着买就行了。"这下行了,大姑家的小柜橱成了零食店了,酸奶,果冻,蛋糕,香肠,各种水果应有尽有哇。
也许是大姑积的福太多,大姑一生几乎没怎么得过病,只是最后器官渐渐老化,食量慢慢减少,才过世的,也算无疾而终吧。
大姑去世前几年,表哥曾领着儿子寻找过他父亲的遗骨,地方是找到了,只是那里的人说,当时战争太惨烈了,死的人太多了,只是就地挖了一道沟,把人挨个摆里面,填上土就算掩埋了。要分辨出谁是谁恐怕是难了。表哥听了,没办法,就做了标记说,赶明儿大姑没了,再来求个灵牌和大姑合葬吧。
大姑走了,在世间独守了73年后,去找她新婚的丈夫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