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恋粉破晓
01 孤独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即便是双胞胎或多胞胎,在离开共同“居住”的母体后都是独立的个体。或许外形相似,但性格气质定然不会全然相同。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也许能相遇气味相投的人,
但很小几率会遇到完全心意相通,默契到同悲喜共命运的那个人。
在我的认知里孤独不是贬义的,也并不等同于“不合群”,当你能够在独处时享受孤独的宁静和淡然,短暂抛开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给自己的身心短暂放个假。
或许调整下心态,转变下思路,改变下方式,之前的难题会迎刃而解,你的眼前会豁然开朗。
孤独是可贵的,它让我们能够看清自己,重新审视自己,从而重新评估自己,最终调整优化自己。
02 独处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工作是护肤品销售,为了所谓的业绩她几乎没有休息日,连朋友圈也成了工作展示台。但即便她几乎全年无休,她的业绩在她们组里也只是不垫底而已。
反之她的一位同事,每周至少花一天时间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完全放下工作。一个人看看电影逛逛书店,或者一个人待在家里插花做甜点,自己的状态得到了休整,生活
的步伐也能够快慢有序,不会因为忧心于工作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心理健康。
甚至于因为她做甜品和插花的兴趣爱好结交了一批线上线下的好友,其中一些转而变成了她的准客户和潜在客户。
所以我认为短时间的孤独是身心的自我修复和调整,每周花半天或者一天时间,给自己独处的时间,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工作生活,跳脱开自我的角色,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一下自己现阶段的状况,以便做出更优于以往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行为模式。只有不断自省微调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至少不会让自己失望的人。
03 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求是基本的,如衣食住行。之后是安全需求,再者是社会需要,有正常社交同时希望被尊重、被理解。最后自我实现的部分,我觉得是较难的。
毕竟生活中能够实现自我理想,获取成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定然是小部分,即所谓金字塔顶端的人。
我更愿意把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分解成若干部分,目标可以不用订的太高,切合自身实际订一个次高的目标。例如你想瘦身减重20斤,那么把目标分解成四份或者两份。同时时间周期也可以分化成短时间目标,例如一个月先瘦5斤。
其实说到需求,可能大家最直观的想法就是物质需求。我个人认为追求物质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一味追求物质而没有精神世界的铸造,那作为人的我们未免有些太空洞少了内涵和底蕴。
年岁青春的时候也结交过一些相对偏重物质需求的朋友,甚而也不乏为了追求高成本的物质享受,在人生的路途上短暂偏离了世俗的轨道,没有付出辛劳直接享用他人的奋斗结果,而这个结果里包含他人法律专属身份的付出。
我曾经很鄙视这样不劳而获的行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实现。

04 相对论
其实万事万物都需要有一个平衡,短时孤独能另我们保持自省和清醒,但过度沉浸于孤独氛围可能会减弱我们的社交功能。
我一直觉得人生来就是复杂和矛盾的,许多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情绪和行为,可能连心理咨询师也未必能全部解读。
保持清醒就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标线要求,给自己设置一个底线,有些超过底线的事情是不能触碰的。保有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阅读并随时记录当下的心情,当有一天再次翻看时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感悟。
因为同一件事情在不同年龄段和心态下,感受到的内容也是有差异的。也许年少时无法释怀的事情,经过岁月的洗礼从而变得无关紧要;也许当初失败的情感体验在当下看来反而是成长的养分;也许不同心境下所完成的工作会有不一样的工作效果。
总之,学会偶尔独处享受孤独,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放缓脚步聆听周遭的反馈,感受一个人时的平静和安详,短暂停留是为了更好的启程出发。
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