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原创文字集好文推荐
《别人家的孩子》(原创)

《别人家的孩子》(原创)

作者: 毒狼计划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11:57 被阅读11次

    《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伤害,叫做--你看xxx》(原创文章)

            编者:丁丁

        近日,在某文章中看到一篇题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文章。文章以“别人家的孩子”为中心,真切纪实地讲释了我们绝大多数曾遇到过的、或者说正在经历着和我们过来人都有过的一段经历,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或,你看xxx。

      说起“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曾经那个年少、纯真的校园时代,我们曾经历过、“接受过”的一些特殊的“教育”--1、2年级时,爸爸妈妈们就告诉自己,要以xxx为榜样,向xxx学习,取他(她)长、补己短;3、4年级时,家长们最爱谈起的话题:xxx的成绩要好过我家的孩子;5、6年级时,那些曾在3、4年级家长们时常谈及的话题却在孩子5、6年级时升级成一种抽象的严厉,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xxx怎么怎么优秀,xxx怎么怎么聪明,xxx就是比你强,你永远不如xxx…”这些不陌生的打击式隐形伤害,日积月累的在孩子心中形成一种极度反感的不安与厌恶。也许,别人家的孩子,的确要在某些方面优秀于自己家的孩子,但是,那也只是某些方面。或许你只看到了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却恰恰忽略了自己孩子的优点与长处。然后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较于自己孩子的不足。可是,这样的教育模式和理念,真的对吗?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必须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及各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更要培养出一种超高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在这里,试问一下:倘若孩子在性格形成期就开始接受这种特殊的“超高心理承受力”,那么在这个孩子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你又如何在这个孩子性格完全形成后使他(她)能为自己搭建自信心和勇气呢?譬如:在孩子5、6年级里你拿他(她)与别人家孩子做的那些比较?读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日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连这点小小的打击都无法承受的话,以后走向社会他又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呢?这个社会给你的打击远远要超过这些的。不错!这的确实是一个很残酷的社会,这个社会也的确能给人带来更多的、你所想象不到的打击,但是,这也正给好多家长在不知不觉间造成了意识上的盲区--你认为将来社会对于孩子的打击要高于自己的语言伤害,实则不然!反之,家长们语言上的伤害,于孩子而言很多时候要比其他打击更加地致命!也许你认为无意间的一句话、一种对此并没什么,但对于孩子来讲,他的自信值会大幅下跌,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任性、骄纵、内向、自卑甚至自闭,对于一切充满着怀疑,也无法自信。这样的隐形伤害,往往比外表的受伤更让人疼痛并且更加难以愈合。毕竟,身体哪里受伤了,疼个几日伤口就会愈合,但内心的创伤,又如何能够愈合呢?难不成你想说时间是最好的治愈剂吗?那么你又如何清除孩子脑海里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呢?

      众所周知,前段日子某卫视的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里,很多网友吐槽并极力反对宋丹丹拿儿子幼时啃脚的事当说笑并附说:“巴图你再啃一个呗!”看到这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巴图当时尴尬地一阵抬不起头。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微表情、微动作的朋友们不难发现,巴图当时的眼神左右不定,不敢直视母亲,也不敢面对镜头,眨眼次数从常规3~5秒/次至平均2秒/次,神态不自然并不知所措,神情微慌张。然而,像宋丹丹这种“打击式教育”方式,不正是我们绝大多数中国家长所患的通病吗?发现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却总是在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把一些不能做比较的东西相互做着比较,然后看好着别人家孩子,忽略着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也恰恰忘记了,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恰好是别人家孩子无法超越或者说所没有的。那么,家长们,你们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我不得不承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脱离不了家长的鼓励,也离不开家长的严厉及教育,但是,严厉也是有度的,正确的严厉和适当的鼓励会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成就孩子一生的好心态,松紧有度,就像白酒,高于指定度数的是酒精,饮后会给人体造成不适,胃烧灼或胃穿孔,而低于指定度数的白酒饮用适当才是最好的怡情。

      有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情感语录如是说:感情如沙,抓得越紧,散得越快。现在,我把这个比喻用在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之上--

      我曾面对过若干14~17岁这样的孩子:他们对我说,我想离开他们独立去生活,或者寄宿学校,我实在受不了他们对我的各种猜忌和多疑,还有根本停不下来的刨根问底。也曾听到过若干家长向我请教这样的问题:孩子叛逆,我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虽然我还未为人母,但当我看着那些孩子那种无助的眼神,当我看着那些家长那种无奈的神态和一声声叹息,说实话我很心疼,既心疼那些孩子,又心疼这些父母。但综合每一次的心理疏导我发现:所有青春期极度叛逆的孩子,父母都有如下几个特征--1.把溺爱当疼爱;2.过度欣赏别人家的孩子而忽略自己的孩子;3.把“别人家的孩子”常常挂在口头当做口头禅,然后和自己孩子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永远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4.把死板苛刻的严厉当做正确教育的方式;5.无论什么事都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一贯的风格去做,孩子照做了,即便做得很好最后也会得到一顿不浅的指责;6.为培养孩子高贵气质,不允许孩子和同龄人(同学)打成一片、融入集体;7.每天只能墨守成规一个节奏,复习复习再复习!做卷子做卷子再做卷子!培养新一代书呆子;8.看见孩子和异性打个招呼,就是早恋的提示,然后盲目地猜疑、刨根问底誓不罢休;9.过紧地看着孩子,甚至孩子的每时每刻都要向家长汇报在干嘛;10.孩子没有独立的空间,孩子被迫产生强烈逆反导致孩子、家长之间互相设防;11.只在乎自己的面,却忽略了孩子很多时候也需要面子;12.家长们认为对孩子的“好”和“负责”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愁吃穿的生活,并且这就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生活环境。那么我想说,最好的生活环境,难道仅仅只是这流光溢彩的表面吗?那么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综合所有我接触的这些家长们,他们的子女无一不是极度叛逆亦或是极度偏激。而极度叛逆和偏激的根源,实则就是环境因素出了问题,那就是家长们教育方式和错误的观念、理念导致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生“顺拐现象”并难以纠正。而这样的“顺拐现象”一旦发生,就必须要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和疏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调转。轻者可通过话疗方式逐渐疏导,重者则需住院并进行催眠治疗。那么在这里,你一定会问了:又有哪个青春期的孩子不曾叛逆呢?

      是的!青春期%95以上的孩子都曾叛逆,但是,叛逆也是有度的,常规的叛逆是每个青少年都曾有过的现象,而偏激式的叛逆,一定就是家长的教育模式及整体的环境因素出了问题。 把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他又怎会为自己树立自信?在你嘴里屡次三番说的“不如xxx”,对于正在成长、正处于性格形成期的孩子而言,不是激将式的鼓励而是一种嘲讽,这样的嘲讽让孩子感觉到的不仅有难过、难堪和心痛,还有卑微和无视。苛刻死板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他永远学不会“拐弯”,永远不会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渴望能融入到集体,和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却被家长告知“你要高贵、要与众不同”而不合群被伙伴们排斥,最后,真的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能得到支持,因为家长们认为:孩子的兴趣爱好,必须只能建立在教科书中,其他的,没必要并没有用!什么培养兴趣爱好,书本知识都搞不明白还谈兴趣爱好!在这里小编也只能呵呵了。。。还有不少的家长是这样,他们把自己认为很有发展的兴趣爱好以“希望寄托”的方式“寄托”于孩子身上,只要是家长们看好的一种本领,就必须让孩子付诸实行,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最后导致孩子在这样的道路中走得东倒西歪、趔趔趄趄,半途而废。

      叛逆归叛逆,但有些偏激式叛逆,不是来自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现象,而是来自家长们的逼迫。如前文所言:感情如沙,抓得越紧,散得越快。一个道理,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恨不得每一分钟都要死死看着孩子。虽然说,家长们这样的做法并非都是错的,毕竟他们担心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是否会学坏。但是,往往越是这样,越容易让孩子学坏、走下坡路,因为这种过度的严格,已经在孩子心里不知不觉形成厌烦。真正的严格,是松紧适度,该松则松,该紧则紧。即便孩子的一些事情你很想弄个清楚,但是必须注意,在什么情况下、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阐明。有些家长急于求成,不顾场合不顾方式生搬硬套地就去刨根问底,永不停歇,不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很难接受这样的方式,最后适得其反,孩子偏激式的叛逆也就此而来。所以,也别去抱怨孩子有越来越多的秘密瞒着家长,换位去思考,家长们也不希望有哪个人通过这种不罢不休的方式来了解自己。所以说,一些逆反,是被逼出来的(此说法非天方夜谭,而是心理学有依据的结论。)。

      其实,一个孩子良好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离不开家人之间良好的关系。好多家长把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怪罪在老师的头上,说是老师没教好,那么在这里,小编不得不说,你作为家长都不能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本质,又有什么资格让老师无辜地躺枪呢?所以说,多在乎一下孩子的心理感受,多想想自己的教育究竟还有多少的不合理,其实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可以减轻叛逆度,在这方面,家长的教育才是起主导作用的。正是因为很多家长想不到这些,所以才会导致孩子产生偏激式叛逆的心理。

      所以,尤其是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认为好吃好穿就是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环境,除了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乎孩子的心理感受。要知道,或许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给孩子内心造成永远的创伤。也不要再认为“打击式教育”多么的值得提倡,试想一下,若你是孩子,你的心理感受又会是怎样呢?不要总去关注别人家的孩子,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有多好,其实你自己的孩子的优点,或许正是别人家的孩子所没有的。负责,是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的综合,忽略了一点,都称不上合格。你,做到了多少呢?

    《别人家的孩子》(原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家的孩子》(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nk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