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人,总会或多或少地生活在各种模式中。
什么是“模式”呢?就是做事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完成某项行为的一套固定程序,类似“算法”。是对于某项事情,经过初期摸索后形成的一套步骤。
在日常生活中,模式十分常见。个人方面,例如我们的生活习惯、阅读和学习习惯;社会方面,例如每项工作的办公模式,乃至一套套的审核制度和官僚制度,都是模式;就连我们的体内,身体的各项活动可以说其实存在模式。可以说,人类社会,其实方方面面都有“算法”的存在。人年纪越大,模式便越稳固、越常见。同样,计算机要完成一项项的功能,背后也必须有算法支持。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因此,要研究机器学习,就必须研究和借鉴人脑的种种模式。
模式,对于人类来说必不可少,就像算法之于程序。例如每当我们来到一个新地方,适应的过程就是建立一套套模式的过程,例如作息时间、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与环境最大程度地协调。另外,有时候一些模式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自动建立,形成所谓的“潜规则”。
我想重点谈下个人生活习惯这些模式。这些模式有什么优缺点呢?优点很明显,它是我们探索事物规律的过程,形成一套接近自动化的程序,行为固定化,提升了工作效率。缺点,就是我们很容易被这些模式所限制,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区。尤其是年纪变大了以后,这种模式更是根深蒂固。因此人越大,越难接受新观念。虽然说生活经验丰富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会让人更墨守成规,难于改变与适应。
模式必不可少,但又似乎让我们给自己套上枷锁,画地为牢。那要怎么办呢?重点就是找到折衷点。一方面,要乐于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形成好的习惯模式。另一方面,要养成时常回顾的习惯(啊,又是一个模式),思考自己模式的改进之处。开放心胸,接受生活的更多可能,走出舒适区。
而对于工作上的模式,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些模式越固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越大。而其他一些工作例如艺术、文学创造,表面上是直觉、右脑的领域,但背后是否其实也是模式呢?有待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