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理想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作者: 冰姿蝶影 | 来源:发表于2022-11-23 21:15 被阅读0次

            前不久我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当我翻开朴实的扉页,就被前言《当我们手中有块玉时》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这本书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这本书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甚至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儿童阅读方面,家庭文化建设方面等。

        细读下去,很多教育观念使我受益菲浅。

          一,书的首页钱理群教授评论“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作者确实勇气可嘉,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是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其中例举了大量的实例,如“不做暴力作业”,“学语文不学语文课本”“可不可以批评老师”等我们有目共睹的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批判,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家长。

        二,对阅读极其重视。该书的很多章节提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作者从阅读的重要性,方法,以及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各个方面都阐述的很到位,并举了很多实例。如“阅读是一根魔仗,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在“让孩子识字不难”这篇中,作者说,“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也轻松,事半功倍。在 “修得一支生花笔”中更是强调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实际是最经济最省心,最有效的方法,是真正的捷径。因为阅读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了他们经历的丰富性。后面的“好阅读与坏阅读”“不看有用的书”“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阅读需要诱惑”更是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方向性。

          我庆幸我两个孩子都从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儿子,小学就开始读《唐朝那些事》《曹操》等厚厚的大小说,儿童读物,漫画更是不少。记得刚来孝感时,他天天晚上去武商量贩看书,孝高门前的旧书摊,他更是经常光顾,也买了不少书。我从来不限制他看书,我知道阅读的功能性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迁”,所以他的作文也不愁无话可说。

          三,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要让孩子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为什么非要刻苦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作者强调要让孩子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针对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提出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如“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让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发现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爱上它。

          四,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处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许多家长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的必修课”,“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很难过,家长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有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不要责怪,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大人替小孩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是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是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事,结果是不再犯错。

          五,“不管”是最好的“管”。现在的家长,分不清教育和教训的区别,常常自诩为教育,更多的是:指令和监视。不尊重孩子最典型的一个表现是对孩子管制过多,也就是指导和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生长秩序被打乱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老子说“无为而治”,确实,“不作为”才是最好的作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解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

          六,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肯定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在爱的名义下施暴,只不过是个穿着西装的野人。凡是通过打骂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态度友好的教育也可以完成。打骂是教育中最坏的方法。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弱小的人”来征服。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时,总是强调“对得起自己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是主观的,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犯错误,可我们的孩子童年只有一次,他们的生活永远不能重头来过。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就是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学习做起。我想只有更多地学习,不断的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看完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每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尹老师的一句话: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就要因材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深深的爱中。

        读过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改变自己比单纯地督导更重要,身教永远大于言教。“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让我们引以为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sa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