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强凌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演变,而且很难摆脱
欺负是一种有害的反社会行为,在世界各地的学校都存在。作为施暴者或受害者,参与恃强凌弱对学校社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有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造成与抑郁症和社会关系困难有关的未来问题。此外,关于欺凌的研究将其与吸毒甚至犯罪联系起来。青少年欺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尽管有关欺凌的研究数量有所增加,但与欺凌的长期稳定性相关的知识仍然存在差距。
研究的最新发现发表在《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杂志上,其中解释了霸凌行为的演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霸凌行为会变得不那么肢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身体伤害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欺凌行为,而更微妙的形式,如侮辱和社会排斥,则贯穿整个青春期。这项研究基于近1000名青少年,他们回答了一份关于11岁、13岁、15岁和17岁欺凌行为和受害情况的问卷。这项研究的新之处在于,同一组参与者从11岁到17岁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以观察欺凌行为的演变。
这项研究表明,有不同的欺凌角色。这些角色是:犯罪者、受害者和恶霸/受害者(他们既是犯罪者又是受害者)。在样本中的近1000名参与者中,有近15%的人在他们所有的青少年时期,也就是11岁、13岁、15岁和17岁,都曾参与过这种欺凌行为。此外,研究发现,大多数11岁时没有参与欺凌的参与者从未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或者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只参与过一次欺凌。
另一方面,很常见的是,在11岁时被卷入欺凌的孩子在之后的几年里继续被卷入欺凌。受害者一般继续成为受害者或过渡到不参与,而犯罪者一般继续成为犯罪者或过渡到不参与。欺负者/受害者往往会转变成不同的欺负角色,但他们很少能从欺负中逃脱,而且通常会持续多年。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欺负/受害者的比例也明显下降。
这项由国际研究小组进行的研究使得理解欺凌的演变成为可能。这可能是检测欺凌的关键,因为身体欺凌更容易被注意到,而注意微妙的欺凌方式需要特定的技能和训练。这项研究为研究欺凌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开辟了新的视野,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关注长期或偶发性欺凌的后果。了解欺凌演变的稳定性和变化,可以为预防和早期干预的研究开辟新的视野,帮助儿童不参与或逃避欺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