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风和日丽,阳光普照。三姐妹围着已经91岁的老夫亲,听他絮絮叨叨讲过去的事情。说是91岁,但父亲思路比我还清晰,口齿也清楚得很,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讲起事情来,一点也不含糊。
父亲记得最清楚的事情就是儿时学算盘。当时,他陪小伙伴一起学的,教授技艺的师傅是小伙伴的亲爹。一个冬天过去了,小伙伴没学会,而父亲——这个陪太子读书的跟班,却轻松学会了。当时,师傅随便出一考题,父亲便将答案脱口而出。
那时候,村里人都夸父亲聪明,说他未来可期,奈何父亲只上了半年学,世道就乱了,学校也倒了。
解放后,村里人都推荐他做生产队长,而又因为不识字,只能做副队长。
当时的队长是一个极有心机的人,然而,他之前是做生意的,不懂农业生产,而父亲才是抓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于是,队长就把生产这块全部交给父亲,他自己主要负责打点上下级关系,遇到领导下来视察,必定竭尽全力逢迎伺候,是个媚上欺下的主。
闲下来,队长觉得父亲聪明能干,怕父亲哪天超过他,就处处提防。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他介绍父亲入了党。尽管如此,因为不识字,父亲终其一生只能做个只会搞农业发展的副队长。
父亲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识多少字,否则一定他的人生一定比现在广阔、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