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朦胧诗的拙见(插图版)
(杂文集:诗论)
前言:
本文试图探讨“朦胧诗”的优缺点,或者更广的角度来讲,试图讨论什么样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
笔者不是诗人,读诗也不多,只是一个初级诗歌爱好者,请大家批评指正!
拙见一:“真”才是最重要的
月朦胧,鸟朦胧我认为,任何诗最重要的品质是“真”,一定是真情实感、言之有物,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意识流乱窜(或许那真实地反映了你当时奔逸的意识流,但这对他人又有何益)。
是清晰明朗、平易近人,还是多义朦胧、曲高和寡,都只是形式,是其次的。而任何形式都有个度,过于平铺直叙,过于玄乎朦胧,都不美。只有平衡的,才是美的。
我特别反感那些形式大于内容、晦涩难懂的所谓“朦胧诗”。不知道它要传递什么信息。
别忘了诗的初心,诗最早是为了记录历史、记录生活的,是为了传播、传承文明的。
在文字还没发明之前,诗的传唱是唯一记录、传播、传承工具。
所以,诗必须言之有物(揭示人性、神性,反映真善美),诗必有音乐性(形式上朗朗上口)。而前者最重要,否则干嘛要创作出来。
如果一首诗,朦胧晦涩,只有创作者本人及少数特殊癖好的人才能看懂欣赏,那么就失去诗、失去文学的意义。(除了语言本身随着历史演变的原因,任何需要注解、解释的诗,都不是好诗,一个作品必须能够为自己代言)
诗(诗人)或任何一种文学(任何作家)是有传播、传承文明的责任的,别让文字的形式成为阻碍。
如果那么热爱朦胧这种形式,且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欣赏,那么就不要称自己为诗人(诗人肩上是有责任的),大可以成立由这些爱好者组成的俱乐部(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对不同爱好,我绝对尊重),姑且可以称呼为“朦胧爱好者”,成员之间相互用各种隐喻、象征、朦胧的意象,猜来猜去,不亦乐乎;而大众可以在外圈远观而不亵玩。
而所谓朦胧诗流派的诗人,他们经典的、更为流传的诗,其实文字、修辞和意象都比较明朗,并不朦胧。
如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食指的《相信未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这些诗成为经典的正是它们的“真”,而不是“朦胧”。
可见朦胧诗流派的真正好的作品,都是内容、思想上打破陈规,发出呐喊,而决不是形式上的推陈出新。
所以我总怀疑,朦胧诗的定义或划分真的合理吗、真的有必要吗?只是特殊历史阶段、政治环境的产物吗?
而且,我觉得用平易近人、质朴无华的文字描绘出生命的诗意和美,比用各种修辞搭建的美感,是更需要诗心和功力的。
说多了,让时间来大浪淘沙吧。
拙见二:“美”也是重要的
柳宗元《江雪》感谢 @误入凡尘的精灵 的建议2017.11.28 20:57:诗歌另一个美的地方就是其画面美,如《江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缺月挂疏桐”等。诗必有音乐性你已经提到了,其画面美提一提本文会更完整。
前面讲了“真”,现在来谈谈“美”,而“美”其实也是从内容的角度来评价诗。前面讲过诗的内容要:揭露人性、“神”性,反映真、善、美。
真善美,很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真是最基本要求(生理需要),善是起码的底线(安全需求,这里不展开讨论善,因为不证自明),美是更加高级的享受(审美需求)。
什么是美呢?
为什么一首诗,会带给我们一种美感(或称“诗意”),会让我们浮现一副唯美的画面,或会触动我们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心弦,或会让我们感到醍醐灌顶、泪流满面呢?
我的观点:美一定是内容上“有功能”或者说“有意义”的,而绝不是指形式上的。
唯美画面(意象)、触动心弦(情感)、醍醐灌顶(思想),无一不是内容带给你的。
我们会觉得一朵花很美,鲜艳的颜色、对称的结构,让人啧啧称奇。殊不知,这种美其实是长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来的,是有明确的功能和意义的,比如为了吸引昆虫给他们传播花粉、甚至为了直接吃了昆虫(猪笼草那可怕的猪笼啊)。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帅哥、美女,也是有演化上的的意义(不说进化,evolution更准备的翻译应该是演化,因为不一定是朝好的方面改变,《人类简史》的作者认为我们正在为消灭我们自己而努力着),对称的脸庞、身高、肤色都在潜意识向你提示这人的基因不错,可以一起制造一个生理健康的孩子。(当然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所以要多读好诗,多读好书,以弥补可能存在的基因方面的弱势,哈哈)
而一首美丽的诗,也应该是有其明确的功能和意义的。
如果你觉得一首诗的形式上很美,那么其实这种形式一定是有其功能和意义的,比如特定的长短句结构带来独特的节奏感、音乐感,从而更适合传递信息和情感。
总之,一切美的感受,都是有其背后的功能和意义(为了内容更好的传递),只是有时候我们还不明白其美的机理而已。
回到主题“朦胧诗”。(前面说了为什么要划分出这么一个流派着实奇怪,因为其定义就是很“朦胧”模糊,而好的所谓朦胧诗其“内容、修辞”其实都不那么朦胧。)
朦胧这种形式的好坏,也应该是前面说的度的问题、平衡的问题。
朦胧如果给你带来美感,那么一定也是有其功能和意义的,比方说带给你更多的想象空间(下文说的“完形过程”,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个性化的完形过程)。
但如果朦胧过度了,变成模糊了,大部分人带着老花镜都看不清其为什么高明时,那就失去其功能和意义了,也就不美了。当然也会有“不明觉厉”大声吆喝的人,但那和“皇帝的新装”有什么区别呢?
美很重要,也很深奥,吾辈还需慢慢体悟,在这里妄谈一些对美的拙见,请批评指正。
拙见三:朦胧诗 V.S. 抽象画
杰克森·波洛克的抽象画《1948年作品第五号》,1.4亿美元。(笔者:似乎已经过于模糊,走到“皇帝的新装”的疆土)以前我很不喜欢朦胧诗,总感觉那错乱的意象、断裂的情境,只是作者特殊场景下、特殊情感下,意识流一时的乱窜,没有代表性,读者不能感同身受。
后来发现好的朦胧诗就像抽象画一样,也有其特殊的美感。
因为那些错乱、断裂的部分,人脑会自动把它们补全,原理是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而补上的部分正是最个性化、最自我的东西,所以读者也会感同身受。
好的朦胧诗和好的抽象画一样,重点不是写画出来的,而是那些空缺部分。
而那些不能引发读者“完形过程”的所谓朦胧诗,仍只是作者一时的意识流乱窜。
尾声:
总结一下,对于诗歌(任何文学),内容总是比形式更重要。
所以从内容的角度,或许只存在两种“流派”的诗人:
好的诗人;
不好的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