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刘润老师《5分钟商学院》的第四天,一切关于商业的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那么本周只会专注于一个主题:消费心理学。
而今天我们说的概念是:损失规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路上捡到钱的经历,反正我是有过。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我们都是好公民,捡到钱财一定要交给警察叔叔哦。比如,一个人在上班的路上捡到了100元,刚要高兴,钱突然被一阵风卷走了。也就是说,他先捡了100元,后来又丢了100元,快乐和懊恼应该正好相互抵消,回归到没有捡到钱之前的平静状态。可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一天的心情都不会太好。
得到的快乐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带来的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叫做损失规避。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所以很多人,为什么快乐的时候就一阵子开心,而痛苦的时候却是一天的伤心,就是这个的原因。
那么,基于损失规避心理,商家能如何调整自己的商业策略呢?
也许你在淘宝天猫上买过不少东西,你会发现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首先,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商家都会包邮;第二,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这2个现象,其原理就是利用了人损失规避的心理状态。其实你自己也知道商家的价格已经把邮费算在里面了,然而你还是会觉得包邮比不包邮的感觉要来的“爽”,虽然你支付的钱是一样的。7天的无理由退货,是给你一剂强心针,假如购买的东西没有问题,99%的人是不会退回去的。
又比如,你经常在一些家具卖场或者电器卖场会看到以旧换新的促销,旧的能够抵多少钱来代替打折。现在的汽车4S店也经常用旧车换新车的方式来进行销售。这是商家怕你舍不得丢原来的物品,而促使你跳出损失规避心理状态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
第一,用获得的表述框架来替代损失的表述框架。(包邮)
第二,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试着大胆推出无理由退货服务。(7天无理由退货)
第三,用换购的方法来替代打折的方式。(以旧换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