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佳节,早上整个城区的主要干道被扮玩的队伍所覆盖,城市笼罩在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当中。
算算日子。妹妹一家昨天已经出发,回东北的家中,估计明天早上就能到家。也许这一别又得三年以后才能再见到他们了,到那个时候,两个小宝宝就已经上小学了,老大可能高中快要毕业了。
想起前几天回去的时候,因为一顿饭,妈妈和大孩子生气,老大也和妈妈生气,娘俩各不相让,谁也都有理。
是因为老大和老二在吃饭的时间乖乖坐下吃饭,老小因为刚刚被我批评了一顿,还受了惩罚,所以闹别扭。就站在那里,看看这一桌,看看那一桌,也不说话,也不吃饭。而那个时候,妹妹还在继续忙碌着。
今天是元宵节等到妹妹忙完了,坐下吃饭的时候,老小才蹭到妈妈旁边去,不过还是嘟着个嘴巴,一点都不开心。此时因为一点土豆丝,妈妈和孩子吵了几句,妈妈嫌弃做姐姐的不知道照顾着弟弟,而姐姐觉得妈妈更爱弟弟,不爱自己,就跑到另外的房间哭去了。边哭边哼唧,哼,就是不爱我,一点都不爱我,都不让我吃饱饭,我就是还没吃饱呢。
而这边那妹妹在说,姐姐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小吃的比较多,但是呢,又不是吃的多,而是吃的有点无节制。对于自己到底能吃多少才能吃饱,她心里似乎是没有数的,所以有的时候会吃到不舒服为止。你看看,怎么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呢?气死人了。
这样的话不只妹妹说过,我也说过,我相信好多家长可能也这样说过。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了,怎么就不懂事呢?怎么就不知道照顾弟弟妹妹呢?有好吃的怎么就不知道让着弟弟妹妹呢?
就是因为我们觉得,你是老大,你比弟弟妹妹们大,所以应该让着他们,应该照顾他们。要不然,你就是不懂事,不知道好歹。
可是,我们有想过就是这个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应该照顾弟弟妹妹的想法说法,让这个做老大的有多么受伤多么委屈吗?我是老大,可是我也喜欢吃这个,我也想要这个,为什么我的需要不能被满足?我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和弟弟妹妹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为什么我得让着他们,而他们就得“欺负”我?只是因为我大吗?还有其他原因吗?是不是爸爸妈妈眼里我没那么好,才得这样呢?是不是就是因为我真的没那么好,所以爸爸妈妈才有了弟弟妹妹呢?若不然,别人家都只有一个孩子,而我们家为什么好几个孩子呢?
也许在爸爸妈妈眼里,孩子和孩子真的没有分别,可就是因为语言的表达不够恰当,或者说是潜意识想当然的认为大的应该让着小的,而让孩子和孩子之间有了分别,有了隔阂,有了不合理的想法。
我好吗?我小的时候,姐姐和二哥时常念叨爸爸妈妈如何宠爱我,我长大了得怎么孝顺,要不然就对不起爸爸妈妈等等,原来我只以为这是他们的嫉妒心。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精力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能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情绪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也有普遍性。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会体验这种情绪。
原来认为被嫉妒是很正常,爸爸妈妈就是对我好,对你们没那么好,你们不羡慕才不正常呢。
也许因为有这种嫉妒的情绪,嫉妒者可能会开始积极向上的竞争,从而更加上进,努力,做的更好,更优秀。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发现,有的人会因嫉妒上进,而有的人则过于嫉妒,发展成不良的竞争,破坏了一份良好的关系。
我真的遇见过,一个接近五十岁的男人向我诉说,小时候父母对他如何不假辞色,如何区别对待。可是在父母那里,听到的都是对孩子满满的期待,渴望他能够有所成就。也许父母真的是渴望孩子好,动机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法不但无效,还造成了反向的效果。谁能想到呢?
大妹也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因为语言,行为不够恰当,让老大生了埋怨,嫉妒。好在,孩子只是有点情绪,我在跟她沟通时,她也能理解妈妈是爱她的,同时也爱弟弟,可能弟弟还太小,还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所以妈妈会多照顾弟弟。
可是,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很需要妈妈抱抱,夸夸,因为她在我的怀里久久不愿离开。每个孩子都渴望妈妈的爱,拥抱,无论多大。因为所有人都渴望温暖的感觉,就像恒河猴一样。
可是,谁又能保证孩子每次都能理解妈妈?谁又能保证时间长了,这样的言语伤害会让孩子的心理一直保持健康?
自尊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理解另外一个人,更何况是让一个孩子理解另外一个孩子呢?我们能做的是给到每个孩子足够的爱,单独的爱,让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爸爸妈妈最爱的那个孩子。
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爱孩子,先从尊重他们开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尊重没有值不值得,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就像我们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一样。
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幼儿情绪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便会使儿童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韩进之研究表明,3岁组有10%多,4岁组有60%多,五岁组有80%多,六岁组有90%多的儿童体验到自尊。
自尊是一种由我所引起的自信自爱,并期望受到他人或社会肯定的情感。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如果个体把他予以积极评价的角色看的比较重要,他就有高水平的自尊。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影响自尊。一些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并给予其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高自尊儿童父母教养的特点有四个——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等活动;严格要求,要求明确,但不采取强制性管束;民主,对有关孩子事情的决策,给孩子表达观点的自由,耐心听取他的意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
做60分的妈妈,情绪稳定的妈妈,温和而坚持,给到孩子成长空间,学习机会,既不包办替代孩子的成长,又不打压嘲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作为父母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盛开的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