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茹,快点”,我盯着时间,多次催促大宝,大宝不急不慢的应着,就不见人,我着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终于还差10分钟出发时,大宝才淡定地坐到餐桌前。
10分钟对于大人是可以匆匆吃饱的,但对于6岁的孩子就不行了。孩子就是孩子,不管你多着急,就坐那慢慢悠悠地吃,中间还神游了,不知想啥大事去了。
不想孩子迟到,也不想她饿着肚子,我这个母亲啊,又做了自己讨厌的事,反反复复催促她快点吃,心里想着能多吃一口是一口。可怜了孩子,因为睡的晚,早晨爬不起来,从穿衣、洗漱到吃饭,一直被我催着,20遍是有的,也难怪她阴着小脸了,不过她那份“从容”,我是真服了。
这个早晨不只有催促声,还有小宝要求陪伴的叫嚷声、哭泣声。我呢,一边催着大宝,一边往嘴里拔饭,空中和二宝讲理,告诉她妈妈快迟到了,下班后陪伴。任凭好说歹说,小宝就不买账,哭声也越来越大,只好放下碗筷,去安慰小宝。
最终的结果是,10分钟后,大宝假装吃饱了,小宝哭声小了,我带着大宝出门,走前看见含泪的小宝,又回头抱了她一下。
出门后,着急没了,换成了内疚和心疼,内疚自己的着急与催促,心疼大宝饿着肚子。
在我们家,上学的早晨,催促是常态,一地鸡毛是常态,何时能温和从容,岁月静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