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用力学习读书读书的方法
什么阅读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什么阅读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作者: 计然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15:24 被阅读155次


前言:

本文讲的是阅读方法,主要以读书举例。对于其他阅读内容,举一反三即可。

本文包含主题:

1 大多数人目前的阅读方法是什么?问题在哪里?

2 高效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3 什么是书籍的“深水区”和“浅水区”?

4 “深水区”和“浅水区”分别如何处理,才能让读书价值最大化?

5 用“读书本数"来衡量读书效果并不科学,该用什么新的衡量标准?

4 为什么说书籍是一个“信息——知识——思维”的 立体结构?

5 新解“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无法能过好这一生”?

大多数人平时是如何读书的呢?

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然后合上书,心满意足:哈,终于读完了~

在读的过程中,是不是会去划出重点,并尽量记住更多信息?

但这可能是过时、低效的阅读方法。

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这个时代,信息泛滥但检索方便,如果还要花很多脑力去记忆信息,就会得不偿失。

其次,按上述方法读完,可能会记得只言片语,事到临头却无法调用知识。

什么才是高效的方法?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回答另一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且不论娱乐型阅读,只说“功利”型阅读,那读书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优化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个目的,我们不妨采取如下阅读方法:

首先理解,一本书里,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同等重要。我们可以把一本书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

深水区”里是这本书想要说明的核心概念,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吃透之后,能有效提升认知水平;

浅水区”里多是一些故事、案例、段子,其功能是让阅读生动有趣、让核心概念易于理解。

(一)吃透“深水区”的核心概念

既然是功利型阅读,那么把“深入区”的核心概念吃透,是我们的关键任务。

如何做?借用曾国藩打仗的六字诀窍“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不是曾国藩打仗的方法么,怎么迁移到读书上了?

因为这两者有共同之处:

首先,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是为了攻克据点要塞,而非对付无关紧要的小村落。只有攻克了据点要塞,才能获得真正的战略优势;

读书也是一样,攻克核心概念,才能获得认知的提升。如果看见核心概念不求甚解、绕道而行,我们的认知水平也只能原地踏步。

其次,“结硬寨、打呆仗”,代表一种下硬功夫、不突破不罢休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不求快,但求把每个攻克的成果都牢牢巩固的思想;

我们在攻克书中核心概念时,也要用同样的态度,下硬功夫吃透这些概念,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对于衡量阅读成果,我们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好像读书数量越多就越厉害。

其实不然,因为一本书中有小村庄、也有大据点。试想,虽然读过很多本书,但如果每本书都只是占领小村庄(认知难度低的非关键的内容),放过大据点(认知难度高的核心概念),又能获得多少战略优势(认知能力的提升)呢?

所以,是时候采用一个新的衡量标准了:用占领的大据点个数来衡量自己的进步,而不是读书的数量。

毕竟,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读完”,而是要融会贯通,拔升认知高度(或称“理解力”)、优化行动能力。

那具体如何操作呢?

来看两位高手的做法:一位是百度副总裁、营销专家李叫兽,另一位是罗辑思维得到的说书人、《好好学习》作者成甲。

李叫兽曾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里面讲到:

他为了吃透一个新的知识或理论,会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深入思考直到打通吃透,而不轻易放过:

1 “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呢?” 不找出至少5个现象,他是不会罢休的。

2 “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 这是为了把知识和实践相连接,避免事到临头想不起该调用什么知识的尴尬。

3 “事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养成透过现象思考本质的习惯,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提升洞察力。

无独有偶,成甲在其“分答小讲”《读书基础课:读书记不住、不会用,怎么办》里,也分享了他攻克核心概念的读书心法——通过三个层次给自己提出问题:

1 现象层:自己原先的观点/方法是什么,人家的观点/方法是什么?谁的更好?两者的差距在哪里?

2 原因层:书中这个观点/方法为什么有作用?为什么作者能想到这样的观点/方法?

3 行动层:这个观点/方法还可以用在哪些现实场景中?

不难看出,两位读书高手的方法有一个共性:

寻求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行动之间的连接,增强大脑的“工作内存”和理解能力。这正是吃透核心概念,提升认知水平的过程。


(二)储存“浅水区”的有用信息

吃透“深水区”的核心概念,能够收割一本书的大部分价值,但“浅水区”里也常有精彩的观点、案例、素材值得我们吸收。

所谓吸收,并非记忆上述内容,而是“网罗”住他们——把其中特别有价值的内容、打上关键词标签,有序存储在自己的知识素材库里,下次要用的时候,能够检索和调取。

我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真的是少的问题吗?

可能不是。关键是没有把知识有序地整合到能“即时调用”的状态。就像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通过编目系统把图书分类存放,图书馆就只是一个堆放图书的仓库,关键时候想要调取某本书就很困难。

古典在其《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中说:在信息时代,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重要。如果我们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内容,我们的记忆量就能变大很多。

所以,有序地存储内容,打上关键词标签,放到自己的知识素材库里,下次要用的时候,能找到和调取,那么,无论是我们的记忆容量,还是调取速度,都会大大提升。这才是这个时代的超级记忆力。

(三)用立体视角看待书籍

然后,我们不妨立体地来透视一下一本书。曾经有位读书高手说,我一翻开书,就能看到书中的内容是凹凸不平的。重要内容会自动凸起,次要内容会凹陷下去。

书中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同,它可以看作一个多层级的结构:

最低层是信息,比如解释观点的案例、增加文章可读性的段子;

中间层是知识,即可能引发我们行动改变的内容(这个定义中,不能引发行动改变的不叫知识);

最顶层是思维,即那些能深刻、长期改变我们看待世界运行规律的思维方式;

不难发现,只有中间层的知识和顶层的思维,能引发我们的认知升级、行动优化。而思维层的改变,更容易引发重大的提升。

一个多层级的系统,往往有这样的特征:下层无解时,向上一层寻找答案。当突破了上层,再往下进行“降维攻击”,就轻而易举。

举个例子,曾有人问: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用上述立体层级分析一下,就很清楚:

所谓“懂得道理”,很可能只是在最低的吸取信息的层面打转,现实中无法将其调取出来解决问题;

只有上升到更高层次,利用知识设计出行动方案,甚至发展出改变看待世界运行方式的思维能力,才能产生改变人生的效果。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核心观点:

1 书籍中的内容并非同等重要,可以分为核心概念(深水区)与辅助信息(浅水区);

2 针对深水区的核心概念,须“结硬寨、打呆仗”将其打通吃透,能提升大脑的认知能力;

3 针对浅水区的辅助信息,无须记忆,对于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可以用关键词网罗起来,储存到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以便下次检索调取;

4 书籍是一个 信息——知识——思维 的立体多层结构,其中的知识层和思维层,才是提升认知和优化行为的内容。其中思维层的提升,能带来更大的改变。

愿我们一起跟随时代步伐,升级阅读方法,既懂得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这一生。

参考资料:

古典,《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中信出版社,2017年。

成甲,《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信出版社,2017年。

成甲,《读书基础课:读书记不住、不会用,怎么办》,分答小讲音频。

李叫兽,《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微信公众号文章。

吴伯凡,《学习的方法》,“得到”专栏“日知录”文章。

相关文章

  • 什么阅读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前言: 本文讲的是阅读方法,主要以读书举例。对于其他阅读内容,举一反三即可。 本文包含主题: 1 大多数人目前的阅...

  • 新时代

    什么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怎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什么是思想开放?怎样才能思想开放?我们现在觉得父母爷爷奶奶思想老旧,...

  • 如何快速的阅读

    现在时代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我们的理解速度。那么我们该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呢?显然,阅读就是我们最好的方法。但现在要阅读...

  • 持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学生的时候,每天的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走出了校门,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我们依然需要学习。 现在终身学习的概念...

  •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

    怎样才能学好一门课程?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会别人 只有那样才能有更好的印象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终身学习已经是这...

  • 跟上时代的步伐

    岁月悠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小子放学了到家说出这么一句话。老妈我有些迷惑不解。这不像是一个名小学生的认...

  • 跟上时代的步伐

    听了余老师的课,收获颇多。余老师从多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对我们教师的影响。现在的教师都感觉到互联网给孩子们...

  • 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个时代真是步履匆匆,朝夕变幻,光怪陆离。一不小心,就会跟不上时代节奏,被带得紧张不堪。特别是像我这样近...

  • 跟上时代的步伐

    李佳琪和薇娅直播一晚上销售额达70亿,他们净赚3-4亿元,一个晚上就能赚3-5亿元。这是什么概念。 很多有名企业年...

  • 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近学了一点心里学,交感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体现在多思多解。面对各种问题努力寻找答案,而且很多结果也不是最终的。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阅读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zi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