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崔允漷: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即将带来哪些教学上的变革
作者:
贵龙讲学习 | 来源:发表于
2021-09-05 06:27 被阅读0次 主持、编辑:腾龙
Day64——
01 雨外小 李老师:
最近,学习了崔允漷教授的报告《新教学“新”在哪里》。文中提到:“课程的所有设想,都是靠做出来的,老师上课的第一步是备课,备课怎么备?我们这几年都在做课程视角、学习立场、单元设计,简单地讲,原来的教案都是写老师自己要做什么,比如第一步导入、第二步创设情境、第三步讲新课,主体全部是老师。”这样的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只能被牵着鼻子走,没有了对书本的思考。
而学历案能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教材,支持学生帮助学生学好教材用的教学方案、专业计划。我之前对学历案了解不多,钻研较浅,上过一课《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第一次使用学历案作为学习单,设计过程中发现,学习单的确非常的简明、清晰的展现了一节课的学习重难点,以及学习任务,学习评价。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怎样口算,针对这一重点设计了锚基任务,通过情景导入,分析数量关系等引出【任务1-1】60÷30=,重点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探究学习,接着再进行【任务1-2】:120÷40= 600÷30= 的学习。
在对知识点学习透彻后,【评价1-1】:
口答:
6÷2 9÷3 8÷4
60÷20 90÷30 80÷40
三组题目为评价练习,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情况对教学及时进行调整。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设计【任务2-1】298÷50≈怎样进行估算,引导学生对这一难点进行探究。
【评价2-1】:
350÷72≈ 598÷21≈
【评价2-2】:
480÷61 8
480÷59 8
两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这节课上完,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了许多,学生的学习方向也更明确,不是脚踩西瓜皮,上到哪是哪了,而是对一节课有了清晰的学习框架及内容。
教案与学历案产生于不同时代背景下,两者的有一个或者多个评价任务与之对应,使得评价更具有操作性。将学生学习情况转化为可观测的任务呈现出来,使得教一学一评真正融为一体。
教案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教师面对的是数十个个性差异的学生,而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阵地。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度,发挥一节课的最大价值,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帮助学生在4小结短时间内把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学历案则将重心转移到学习过程,重知识建构,关注学生何以学会,注重教学评一致性,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学历案是产生于基础教育改革,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是教师站在学生立场编写,供学生使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关注学生学什么,何以学会的教学方案。
学历案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再认识,是对“教案”“学案”“导学案”的总结与提升学习,教学重心发生改变,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更加强调自主建构过程,让学习过程直观化,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自我指导与管理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进步。
02 雨外小 伍老师:
学习了崔允潡老师的《新教学“新”在哪里》,让我对一些概念或名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是“核心素养”,这个词几年前就开始听说,一直听到现在,可“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看着书上的解释或许能说出来,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或者说没有主观上的认知,从崔教授的讲座中,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崔教授在讲座中把素养和素质进行了区分,素质是教育话语,它既包括先天因素,又包括后天习得;素养是课程话语,素养是后天习得,一定要经过学习而逐步养成,为了让我们对这两个概念有更加具象的了解,崔老师还举了具体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两个概念。
崔教授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分为三点:第一,核心素养不是学科专家的素养,是公民的素养、每个学生的素养。第二,素养不是不要知识,理论知识学习必须要学校来完成,学校是学习学科的地方,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第三,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了知识或技能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核心素养不是不能评价,核心素养一定要可教、可学、可评,不能评价的就不是目标。崔教授把“高 大上”的“核心素养”用接地气的语言阐述出来,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
其次是“学历案”,学历案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助学方案,我对它的认识之前真的只是停留在这三个字上。上学期,有幸听教研员赵主任一节关于对学历案研究的讲座,才对它有了一点认识,赵主任当时对学历案的解读也是非常细致的,但现在如果不翻笔记,记得的却寥寥无几。
我对学历案的构成确实印象深刻,就是基本的三步骤:锚基任务、问题驱动、评价任务,基于这样的三步骤,我还尝试设计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用学历案的方式呈现了这节课,也算是一次尝试。
在这次崔教授的讲座中,让我对学历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崔教授对学历案的定位分为五点:第一,学历案是一个专业的课程计划,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好教材,支持学生帮助学生学好教材用的教育方案、专业计划;第二,学历案是认知地图,拥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学习路径;第三,学历案是学习档案,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可反复查阅;第四,学历案是互动载体,是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文本;第五,学历案也是监测依据,利用规则抽样,了解学科学业质量情况。
用我自己匮乏的语言概括起来说就是,学历案是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的,一切教学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更加前面的发展。虽然我们平时也一直强调以生为本,但好像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学历案把这种口头上的口号落实到了行动上,是真实的变革。
以上是我从崔教授的讲座中对“核心素养”、“学历案”这两个概念的一些新的认识。虽然崔教授在讲座中对新教学“新”在哪里有非常全面的分享,但对我触动比较深的是这两个方面,前者是这几年一直在听但没能深刻理解的,后者是近期一直在琢磨但没琢磨透的,通过这一讲座,让我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03 雨外小 孙老师:
阅读崔允漷教授的《新教学“新”在哪里》数遍深受启发,下面我以数学学科为例谈谈自己对新教学粗浅的认识。
1.立足数学学科素养,进行本位单元设计。
新课标有两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第二个突破是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这两个突破意味着教学也将发生变化。核心素养,用以反思育人目标,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而每一个学科都是载体,也都是工具,是用来达到培养一个人的目的。
数学学习,不仅是这个学科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学习。所以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尊重学科逻辑体系以及学生生活实际,在规定的课时内,选择或设计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与评价,形成教学单元的学习。同时,为在真实情境中面对真实任务或挑战,促进教师教学,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提供支持。
2.创设数学味浓的数学情境,充分经历知识学习的过程。
创设真实合理的学习情境,突出项目学习和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习成为质疑和反思、交流和讨论、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是什么,进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上乘法分配律一课时,可以以(6+4)×3=6×3+4×3为例,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它们为什么相等,把过程记录下来。可以算一算,或者想一想算式的意义。也可以结合数学书上的实际问题来说明,还可以利用桌上信封里的图形拼一拼,想一想。
学生先个人尝试,再在小组里交流多种方法,再全班汇报展示。计算结果:得数都是30,所以相等。算式意义:左边是10个3,右边是6个3和4个3的和,结果也相等。融入事例:从数学书上的买篮球的生活实际中能验证。图形理解:从两个小长方形面积中可以看出与大长方形面积相等。
学生再总结归纳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初步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提供一个等式,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学生自己提供研究思路,利用素材多角度探索思考。这样充满数学味的数学问题情境,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处处生成,我想这样的学历案会更有价值。
3.设计精心准备的进阶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显现。
转变命题理念,创设整合的表现性任务,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变换问题情境和任务要求,循序渐进,逐步进阶,准确诊断学生素养发展水平;收集不同类型和形式的多方面证据,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全面合理测评;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托,整合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描绘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脉络,支持和促进学习和教学改进。
4.学以致用的智能系统,混合教学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新课程新教学拥抱新技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成为“新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支架,丰富多媒体学习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有所改变,只有新的教学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服务学生,才能让老师更彰显出时代价值。
04 雨外小 赵老师:
读了崔教授的新教学“新”在哪里,我对新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其中有关核心素养的部分我看完有些思考。
数学核心素养的主线是“三会”,内涵是数学思想,基础是知识,获取方式是过程,是经验的累积,是思维的习惯和做事的习惯。小学数学的内容是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思维是通过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来引导孩子感悟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通过举例说明、形式迁移、字母表达,来引导孩子感悟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像数学抽象这个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不太好理解的,我们换一个更为具体的表达方式,数学抽象就是符号意识和数感。符号意识主要是指理解并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来进行运算和推理,从而得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
数学抽象指的是舍弃数学的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比如数就是一种符号的表达,是对数量的抽象。如何认识“数”,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比如说,一年级学生分不清数字“3”和数字“4”,我在教学开始会用3个苹果,4个苹果的例子来教学,但是后来我发现有个别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在请教师傅后才明白,因为孩子要学会抽象需要经历一个过程。3个苹果、3个梨这种说法,不能让孩子直接就认识到“3”这个数字,而要先给孩子提供3个小方块以便于孩子直观地进行认识。这就是从感性具体到感性一般。
感知过程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从数量到数,形式上去掉后缀名词,实质上是舍去现实背景,思维上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此外,分数的教学也蕴含这一些关系。分数是数,表达的是量的多少,但其本质更应该是反应关系。比如在讲1/3这个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画3个小方块,把其中一个小方块着重标记,表示这是三份中的一份。
新教学要求打通知识内容与生活世界的壁垒,借用真实情境的介入,促进知识的条件化与情境化,以实现高阶目标、高度投入的深度学习。比如说在教学“直线与射线”这一课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直线、射线现象给学生描述他们在生活中的样子,有了初步的感知,可再教授其概念。数感主要是指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多方面的感悟,学生建立数感有利于帮助他们在理解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以及理解和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数的大小回归到现实世界可以用100元来表示,同时用情境与量感让抽象的数回归到真实的世界背景当中,从而能让孩子理解100元可以在超市里买东西,但买不了一栋房子。
总之,我们要将数学学科、教育学及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智慧。
除了核心素养,“学历案”的学习也让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作为教师设计的专业教学方案,学历案的设计不是教师告诉自己或别人“我要做什么”,而是告诉学生“你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才能学会”。学历案的课堂变革,不仅关注学生学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学、怎样学会、用什么方法学会;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正确的过程进入“在学习”的状态,实现“真学习”。
“学历案”使我明白了“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在今后的教学里我也会更加关注“学”的根源,对学习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学习是学生亲力亲为的事,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发学习、维持学习和促进学习,只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纠错的机会、感悟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学生才能有“真正的学习”,才能实现学习的增值。
2021年9月5日
本文标题:学习《崔允漷: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即将带来哪些教学上的变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znil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