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就看了据说风靡一时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直惦记感慨着。过节要轻松欢快,就没提。今天又翻看了一遍,说说自己的感慨,希望我们都从中有所思想有所收获。
感谢作者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从去年12月27日到今年1月 日,记下了60岁黑龙江籍岳父由不注意小事引发感冒,到治疗、到去世的艰难过程及自己和家人的被折磨摧残的心路历程。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有类似经历的万千家庭患病亲人治疗病故的场景,引人思考,叫人引以为戒。我就想到了自己爷爷和岳父的去世。
认清自己的脆弱渺小,掂量自己的几斤几两,不要“耍二”。“老岳父”的光膀子、穿堂风、打喷嚏、不盖被子、患病骑车走路,也真是无语了。千里之堤毁于一蚁啊!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毛病,赶紧拿“老岳父”这面镜子把自己照照。这叫好自为之。
这钱够花吗?再不要嫌普通人“拜金”了。遇到亲人生病,遇到每天费用8000到20000,北京金领青年(我不认为作者是中年)尚且如此,芸芸众生估计也就“顺其自然”了。常听普通人说要砸锅卖铁,我就想你的锅几斤啊!你还要努力,把锅弄大弄重;国家还要作为,把兜底的布弄大弄结实。
感觉许多事是个人无法改变的。比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不以“病人为本”的繁复程式、个别大夫的冷漠推诿、用血的难、转院办异地居住证的难,还有去世以后办各种手续的麻烦,真让人感到死也不容易。典型的社会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别让人受“死罪”。“岳父”最后用药猛,人受罪,“骨髓是黑的”。周身插了管子,高强度的镇静剂,都是很“武力”的治疗,病人无法表述自己的苦痛和愿望。体会一下绝望病人的心情吧!我想,至少让我别疼痛,让我安详一些吧。
还是不长记性!下雪路滑的黑龙江佳木斯的深更半夜,他们非要开车去赶远路上的“烧纸”!我也是醉了!幸亏没出事。是不是还是在“耍二”?
一个月,一个人的由生到死,一个家庭的生离死别,活生生摆在眼前,不能不感慨。
不论是谁,都有生老病死。活的时候好好活,不胡弄;死的时候好好死,别折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