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声韵格律系列苕水集律诗写作知识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作者: 卦体诗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09:48 被阅读307次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文/马惊飙


    格律诗一定要讲平仄、粘对、押韵。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平仄。

    按现在的普通话,大致是第一声为阴平,第二声为阳平,这两种声调属于平声;第三声为上声,第四声为去声,这两种声调为仄声。如果按新声韵(如《中华新韵》)来写格律诗,就按这样分平仄。如果按古代诗人的做法,写诗依据《平水韵》,填词依据《词林正韵》,里面不仅分列了各部韵字,还把汉字分列声部,阴平阳平合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都是仄声。入声在现在的普通话中没有了,分入现在的四个声调;另外,还因古今音变,入声之外的个别字,古代平声可能变为现在的仄声(如古平声的“俱”变成现在第四声即去声了,也就是仄声),古代的仄声可能变成现在的平声(如古代的上声字“茗”变成现在的第二声也就是平声,古代的去声字“谊”也变成现在的阳平),有的古代可平可仄(如“思、看、过”)。如果严格按传统做法,那就要查核《平水韵》或《词林正韵》;平常也可多留意这些平仄有变化的字,最好能记下来。

    现在,以七律为例,律诗格律大致可归纳出以下七“律”:

    一、交替律。一句之内的平仄以两个字为一个节拍单位交替变化,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两个字为一个基本节拍单位(句末以“2+1”或“1+2”的节拍形式构成单个字和三个字的次节拍单位)符合中文特征。双数字位及句末字为关键字位,决定一个节拍单位是平是仄(句末的“平仄仄”视为一个仄声节拍,句末的“仄平平”视为一个平声节拍;句末的“平平仄”或“仄仄平”则视为“2字+1字”前二字后一字两个节拍),从而连续的节拍单位平仄进行交替变化,不应有连续两个节拍单位(即连续四个字,或者更准确地说连续两个双数字位)都是平或者都是仄。这一规律体现了诗句音调的和谐性,如同乐曲的节奏强弱和乐音高低的规律性演进。

    二、相对律。一联之内两句平仄相对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这一联的下一句就必须平仄相反:“仄仄平平仄仄平”(如“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规律体现了一联的两句之间语调的对称性和呼应性。

    三、相粘律。两联紧挨着的两句平仄前半部分平仄相同,仿佛“相粘”在一起。如上一联的第二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如“不尽长江滚滚来”),下一联的第一句就必须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前四个字“不尽长江”和“万里悲秋”平仄相同)。两句平仄“相粘”而不能相同,因为要以与韵脚平仄不同的末字收结,才能推演出不同平仄形式的新一联。这一规律体现了诗作两联之间语调的连贯性和演化性。

    四、押韵律。双数句(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即这些句未尾的韵脚字必须韵母相同,属同一个韵部),第一句末字若与韵脚字同声(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中与韵脚同为平声的“哀”),则第一句也必须押韵。与韵脚平仄不同的其他单数句末字(称为“白脚”,如杜甫《登高》第三句末字“下”)则不应押韵,否则就犯了用韵中“撞韵”的毛病,干扰全诗的音韵和谐。这一规律体现整首诗语调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五、对仗律。七律、五律的中间两联,即第二联(颔联)、第三联(颈联)必须对仗(偶尔有时第二联不对仗,改为第一联对仗,称为“偷春格”;或改为第四联对仗,称为“藏春格”;或者全诗各联都对仗)。对仗必须平仄、词性、结构、修辞手法相对,其中相对的名词尽可能同属小的类别,称为工对。这一规律体现了诗作一联之中语调、语意的对称性和呼应性。

    六、拗救律。按以上五条规律本该用平声的字用了仄声,或本该用仄声的字用了平声,便在另一处用与按律声调相反的声调来挽“救”。如“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本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渚”应平而仄“拗”了,便用“沙”应仄而平来“救”。拗救一般发生在一句中不是关键位置的一、三(、五)字,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般是同一句前(字)位拗,后隔位救;同一联上联某位拗,下联对位救或对位的邻前位救。一、三(、五)字位上的拗如果不产生下面“避病律”中所说的孤平等诗病,叫半拗,可以不救。平韵诗的“(仄仄)平平仄平仄”为特殊拗句(句末的“仄平仄”虽然双数字位为平声,但“仄平仄”依末字视为一个仄声节拍,因而整句依然是平仄节拍交替变化),可不救(但此句的第一个平声字不可再拗为仄,否则“(仄仄)仄平仄平仄”这样的平仄交替就太频繁单调了);仄韵诗的特殊拗句“(平平)仄仄平仄平”比照处理(句末的“平仄平”视为一个平声节拍)。这一规律体现了诗句语调的变通性和适应性。

    七、避病律。平仄方面主要注意避免孤平(一句中除了末字平声,只有另一个字平声,而且两个平声又不挨在一起。仄韵诗则要避免孤仄)、三平尾(又称“三连平”,即一句末尾三个字平声)、三仄尾(又称“三连仄”,一句未尾三个字仄声)。押韵方面主要注意避免挤韵(押韵句有与韵脚字同韵母的字)、撞韵(不应押韵的诗句末字与韵脚字同韵母)、连韵(紧挨的两个韵脚字同音,如“留”“流”相连前后押韵)、倒韵(为求押而把正常词语颠倒过来,如为与“秋”押韵,把“流连”变为“连流”)等等,这些押韵毛病非绝对,有时可即犯(病)即(化)解。句意和句式方面主要避免“齐头”(几联开头为同一词性的词,如名词)、非修辞性重复字及几联句式雷同。其他还有一些小诗病难以避免则可作罢。这一规律体现了诗句音、义、结构等方面特别要避免的一些不协调因素。

    五律也遵循以上规律,只是相当于在七律每句前头截掉一个节拍单位的两个字。

    长律(排律)要求中间各联都对仗,也应遵守上述七“律”。

    绝句又称“截句”,是从律诗中“截”下四“句”而成,除了不管对仗律,不要求对仗(当然也可以对仗)之外,其他六“律”都应遵守。

    词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以上规律,如交替律、相对律、相粘律、对仗律、拗救律等等,只是因为句式长短变化(所以词又称“长短句”,但偶有一些词牌句式长短相同),句式何处长、何处短以及押韵方式、对仗要求等等不同词牌有不同安排,以便更适合歌唱。作者只能按不同词牌的平仄、用韵、对仗、句式等要求填入相应的字眼(所以词的创作称为“填词”)。

    2017.3.22改定于北京



    附: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简介

    马惊飙,曾用网名惊飙舞雪,本名马经标,1966年生于雕版故里四堡(闽西龙岩市连城县)。福建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9年厦门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曾为福州大学外语系讲师。2000年福建师大中文系硕士毕业,在福建少儿出版社工作。2005年开始北漂,先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华文轩任职,现为中信出版社质检/终审编辑。2013年起在北师大哲学院读在职博士课程班。著有诗集《多情人生自多情》和译著《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受用一生的信条》及散杂发表的一些诗歌、散文和论文之类的作品。曾获赠台熊猫全国征联三等奖、《中国翻译》第十三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以及其他一些全国性诗文奖项。2015年5月在微信“初页”平台创制的《冠豸山七绝》在9个月内超过20万的点阅量。诗歌创作兼涉新旧体,更“发明”卦体诗,结合周易八卦和中文特征,力图融汇新旧体诗的中国传统。



    何谓卦体诗?

    人们常问何谓“卦体诗”。简单说,就是诗行分阴爻诗行(有一处断开的诗行)和阳爻诗行(整行不断开的诗行)的三行体(形如三画卦)或六行体(形如六画卦)诗。这样做目的是给中文诗增添中华韵味。卦体诗可以分为卦体自由诗和卦体格律诗两大类;排版和阅读线路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如卦爻序),还可以螺旋式上升或下降;其中有两联对仗的五律、七律和其中有一联对仗的绝句是特殊形态的卦体诗。根据《易经》,奇为阳,偶为阴;在卦体格律诗中,对仗(特殊形态的对偶)为偶句,为阴爻诗行,不对仗的即为奇句,为阳爻诗行。

    由此可见,卦体诗既吸收了西方诗体分行排版的诗歌样式,又容纳了中国传统诗歌中最典型的律诗绝句;既可以是讲究声韵对仗的格律诗,又可以是用现代中文写作的自由诗(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自由”——任何文体都没有绝对自由,至少应分阴阳爻诗行并构成卦画形式的三行或六行诗节);既可以只读解字面的诗情文意,又可以将诗歌内容与卦理互参互动。因此,卦体诗不仅涉及诗行的断连问题,更涉及中外诗歌的断连问题和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连问题。总之,卦体诗提供了诗歌创作的新可能,也提供了诗歌阅读的新体验。


    附:

    卦体诗奠基宣言

    文/马惊飙


    卦体诗为马惊飙(马经标)所发明,结合周易八卦和中文特征而创制,彻底颠覆现代诗歌体制,立足当下又回归中国传统,呈现为具有中文特色的现代汉诗。

    卦体诗的诗行分两种:一种为没有断开的整行,称为“阳爻诗行”;另一种为有一处断开(空一格)的诗行,称为“阴爻诗行”。

    卦体诗仿拟卦象,有三行诗节(仿拟三画卦)和六行诗节(仿拟六画卦)两种。每首卦体诗既可由单诗节也可由多诗节构成。建行形式和阅读线路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如卦爻序),还可以螺旋式上升或下降。

    卦体诗提倡在标题前按诗节顺序标明每节卦名(多诗节的作品亦可改为或另在每一诗节上面标明诗节卦名)。

    卦体诗分为卦体自由诗和卦体格律诗两种。卦体自由诗根据卦爻排列和中文单字具象寓意的特征,一般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建行,即诗行仿拟卦象并根据中文单字表意的特征,每首诗从最底下一行开始,盘旋上升。卦体自由诗这种螺旋式上升的阅读路线,至少有三种特有的阅读体验:一、往复式行进,行尾接行头,可以避免较长诗行阅读脱行的尴尬;二、迟滞阅读进度,以便深思诗句;三、向上的阅读路线引导情绪上升。卦体自由诗只遵循卦体诗区分阴阳爻诗行、每诗节三行或六行的行数限定和螺旋式上升的基本建行原则,不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等。

    卦体格律诗除了遵循卦体诗的区分阴阳爻诗行、每诗节三行或六行的行数限定等原则之外,还须讲究平仄、粘对、押韵、对仗等。其中有两联对仗的五律、七律和其中有一联对仗的绝句是特殊形态的卦体格律诗。根据《易经》,奇为阳,偶为阴;在卦体格律诗中,对仗(对偶)句为偶句,为阴爻诗行,不对仗的即为奇句,为阳爻诗行。卦体格律诗的平仄、粘对、押韵参照传统律诗和绝句。

    卦体格律诗中,阳爻诗行以九言(九个字)为基础诗行(可以另有七言等诗行),平仄交替;阴爻诗行以十言为基础诗行(可以另有六言等诗行),每行两句,每句以五言为基准(可以另有三言等诗句)。卦体格律诗一般要求同一诗节中所有阳爻诗行的字数相同,所有阴爻诗行的字数相同。

    六行体卦体格律诗的一、二行,三、四行,五、六行,这些诗行两行之间平仄相对,阴爻诗行内两句平仄相对并对仗。二、三行,四、五行,这些诗行两行之间须平仄相粘。

    三行体卦体格律诗的第一行若为阳爻诗行则可不押韵,若为阴爻诗行则须押韵,最后一行及阴爻诗行须押韵。六行体卦体格律诗的双数诗行及所有阴爻诗行须押韵,第一行若为阳爻诗行则可不押韵。卦体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主。卦体格律诗平仄和用韵提倡依《中华新韵》(平仄和押韵可以按照其他韵书,如《平水韵》《词林正韵》等,但同一首诗中须一致)。

    卦体诗亦有一些变体,如同之卦(变卦)。因西方字母文字和电脑文明对汉字排版形式的影响过于强大和深入,卦体诗亦可从权采用每行从左到右、全诗从上到下的建行模式。每诗节保留三行或六行的卦象形式,带标点的阴爻诗行以双垂线“||”形成隔断。隔断出现在阴爻诗行的最大停顿处,停顿的级别依标点符号规则。

    卦体诗旨在接续中华诗歌传统与现代诗歌的断裂,延续中国诗谶传统,成为具有中文特色的现代诗体。

    公元二O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公元二O一六年二月七日修订


    以往的精彩:

    【卦体诗试验】千字文(1)·天地玄黄

    在北京,用三十首绝句写北京的绝

    植树节北京赏花感赋六绝句

    (卦体诗、五律、七绝)惊蛰百蛰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清馨雨荷:欣赏崇拜👍👍🙏🙏
      • 路长天:太棒了^_^慧若老师
      • 王清甫:接着读下去,发现了何谓卦体诗,还比较新鲜,阴爻诗行,阳爻诗行,把易经移植到诗里,从上往下读,从下往上读,还可以螺旋式的读,不管是自由诗,还是近体格律诗,都可用卦体来嵌入。说得简单,做得困难,专研卦象,必须学习易经,它博大精深,理论弦妙,就是阴阳学说,够人穷究一生!什么是阴,什么是阳,按我的夫浅认识,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手背是阳,掌心是阴,奇筋八脉,十二络别,行血气,通阴阳,作者应先教会一批学生,包括我在內,不然难以推广!你觉得呢?
      • 王清甫:在我阅读过的几本谈格律诗的讲解中,你讲出了一些新意,但举例,都是他人说过的,沒加入新的内容,仅管如此,这篇文章仍然有一定指导性,给初学者指明方向!向你学习!
        卦体诗: @王清甫
        是的,例子不妨相同,总结规律却应走向理论的简单,不要让人看了几本书还摸不着门道。谢谢留评!😊🙏☕
      • 琴菀菀:来的如此及时,鼓掌👏
        卦体诗: @琴莞
        及时雨?毛毛雨啦。😊🙏☕
      • 嫃_泮:哎,想找个师傅,有收徒弟的嘛🙆
        嫃_泮: @卦体诗 其实我是个小白,如果您不嫌弃的话~
        卦体诗: @嫃_泮
        不敢为人师了。要不给您一把扶梯,好找“高人”?
      • 西域冰雪:坐等填词的技巧
        卦体诗: @冰雪伊人
        填词技巧嘛,找李煜、李清照、苏东坡、辛弃疾他们去。😊🙏☕
      • 西域冰雪:转了
        卦体诗: @冰雪伊人 谢谢! 😊☕
      • 纳兰蕙若:学习:yum:
        卦体诗: @纳兰蕙若
        您客气了。😊☕

      本文标题: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on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