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管理时间管理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咖们读书可以读得又快又好?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咖们读书可以读得又快又好?

作者: ShayleeLi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22:21 被阅读41次

    首语

          参加古典老师的橙子学院已经快要一年了,但真正的收获感觉才刚刚开始,原因是在读Angie老师的文章之前,我并没有切身意识到自己还在用学生时代的观念去读书和学习,因此在读书和学习的过程中,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和记住知识,反而忽视了在古典老师的课程中,也一再提到过的知识和技巧的价值真正在于去实践。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实践,然后在完成时复盘和总结,然后再去实践,没有一开始地完美,真正的完美都是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痛苦地完成的。这也正是普通人和大咖的区别,谁能确实地应用所知道的,谁能在这条不易的路上坚持到最久。

    一、认知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听过了这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现在你可以试着停下来一分钟,仔细地想一想,你是否觉得自己也是这样,并且对此自己也充满了无奈。那么在古典老师的《高效阅读》中,你首先需要改变的不是方法,而是认知。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咖们读书可以读得又快又好?

          什么是认知?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你如何地去处理接受到信息,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认知有多重要?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完成信息加工后发出的,即你如何看待它,你就将如何对待它。其实,很多人和人的真正差距不是在技术效率上,而是在认知效率上,一旦改变了自己的认知,行动会发生变化,效率会在不自觉中加速。在古典老师的《高效阅读》中首先你要具有成年人阅读的方式,即阅读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理解和记住,而是要带有功利心去阅读,阅读的目的在于能够帮助你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或是可以为你解决问题。你的习惯不再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完,而是要学会如何去找到高价值书籍;如何快速评价一本书是否值得读,是值得读完全部还是对你来说只有部分内容有价值;如何在书中找到重点,并且如何去实践。

    二、如何寻找并评估书籍价值?

          在《神奇手帐》中提到过一个“五十个目标”的概念,即一年一个目标也许太长,一天一个目标实在太短,但一年有52周,可以一周一个目标,比如一周一本书,一周一部电影等等,你只需要为自己列出属于自己的书单和影单,一年以后回顾时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在这一年中可以做了这么多事。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找书来读,在古典老师的《高效阅读》中提到了三个方法:

    1.豆瓣:7分以下放弃;7-8分阅读电子书;8 分可以入书,而8.5分及以上则是大家所公认的经典。

    2.业内人士推荐:可以通过知乎、微博和他们写的书中所提及到的。比如我在读完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后,果断购买了书中提到过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3.自我的认知水平:在选书时,务必要正确认识并面对自己的认知水平,千万不能过高估计自己,即尽管一本书在业内备受推崇,但它也许并不适合你。比如与其推荐一个对经济学毫无概念的人去读《货币战争》,不如让ta去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原理》,两个都是传世佳作,但前者的结局只能是被束之高阁,而后者却是入门级的宝典。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咖们读书可以读得又快又好?

          在评估一本书的价值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它是属于哪一类书籍。这里提到的分类并非是书店常见的小说类、旅行类,而是以它能为你带来什么而分类。书一共分四类,即美食类-经典思考类,属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的书,虽然读起来并不容易,但是读完后收获往往非常大,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主食类-技能实用类,可以快读,其偏重点是去实践书中提到的内容,比如《好好学习》;果蔬类-工具书,此类书籍像水果和蔬菜一样,什么需要读什么,主要是为了提升效率而读;甜食类-娱乐性质的书,可以在休息的时候阅读,但要注意甜食吃多会坏牙哦!

          在这四类书籍中,我们需要美食类书籍给我们打基础,填补和修正自己的认知;需要主食类书籍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高的效率,需要果蔬类书籍提供更好的工具;也需要甜食类书籍在我们忙碌中提供一丝轻松和愉悦。

          而了解一本书的类型大致可以通过三个问题:

    1.写作目的: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2.作者的观点:你是否同意?如果同意的话,看看书中是否有讲你尚未了解过的理论;如果部分赞成或者不赞成,看看书中的论点是否可以说服你,或者提供了另外一个看事情的角度。

    3.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

          在这里有五个快速解答的渠道,也是我们在阅读中通常会忽略的地方。

    1.封面/腰封:通常一语概括本书的写作目的以及各种名人推荐,说明本书的影响力。

    2.封底:本书的简要介绍,包括价值介绍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封面封底折进去的部分:作者简介和内容介绍。

    4.序言:通常是内容的补充说明,包括写作目的、写作逻辑、主要内容等等。

    5.网上的评估和分析:书评通常可以帮助我们简要地了解本书价值、写作目的和适用人群。

    三、如何寻找高价值阅读区

          在确定一本书的类型之后,在确定它的阅读方式之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提炼,将整本书缩成一个或者数个高价值阅读区,你将不必在不重要的地方浪费时间,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书中的经典之处,获取更高的收益。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咖们读书可以读得又快又好?

          如何为一本书划重点?可以通过内容的架构和关键信息。首先梳理书籍架构,即写作逻辑,从架构中找到作者花费笔墨的地方,并找出相应地关键信息。

          在判定书籍的写作逻辑之前,先弄清书籍共分为四种写作逻辑:

    1.递进关系:即围绕一种理念逐步地进行说明。

    2.并列关系:章节之间没有联系,可以通过标题进行阅读。

    3.事情的发展过程:这种逻辑是有顺序的,切勿打乱次序阅读。

    4.Why-What-How:绝大部分技能实用类书籍的逻辑,分步阐述“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

          清楚了写作逻辑的分类之后,你可以把目录转换成问题,带着问题略读,即在阅读过程中跳过不懂的部分,去寻找书中加粗的字体和结论性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问题的答案。而且书中的重点通常是有规律的,比如文章中重复提及的概念、新的观点和理念、或者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人部分。

    四、实践“高效阅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咖们读书可以读得又快又好?

          首先,必须了解读书的流程,所谓高效阅读即主动阅读,其公式是高效阅读=理解+经验+实践。理解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了解本书的逻辑和重点,把目录转化成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中找出答案。经验,是通过案例对理论的佐证,用事实说明理论的实际运用,证明理论的可行之处。通常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反思,从失败的案例中总结教训,从成功的案例中总结技巧。最后一步是实践,理解也许只在全部流程中占据10%至20%,但是实践却占据50%。再好的理论没有实践都只是空谈;《九阴真经》再厉害,不去练也只是一本绕口令;菜谱背得再流利,你也不会成功地炒出一道西红柿炒鸡蛋。

    尾语

        人的大脑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事情。但是一件事通常有易有难,简单的部分哪怕重复一万次,都还是说明没有完整地完成过这件事,其效率是0,阅读也是一样。所谓知易行难,明白道理太容易,但是去做真的好难。我们要学会一点点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想要变得更好的想法把自己拉离舒适区,用暗示和奖惩制度化意志力为习惯,慢慢地做到知行合一,勤于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咖们读书可以读得又快又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ct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