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难道你没看见吗?我们在做苦力活,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十年后.……
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砌墙
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
第三个人则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大家想想说明了什么呢?没错,这说明同样的一个事,如果在不同的思维,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我们今天想说的主题,罗伯特思维逻辑层次模型。它指人们在思考某些事情或解释社会现象时,会有不同的思维,然后这些思维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一共有6层,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观,角色、信念。在不同层次上思考问题,最终得到的答案和结果是不一样的。
正如下图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12102/147b1cf42aeb4b5e.png)
具体来讲我们就说环境层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物,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是存在我之外的外部环境,
行为层是我采取了哪些行动?做了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
能力层是那件事情是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样的能力,我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我需要完成这件事情,什么样的方法,怎么去获取。
信念/价值观层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叫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什么东西最重要,这是我们判断你做这件事情的行为,或者是说你判断这个人判断这件事儿的一些标准和准则,
那再往上走就是角色层。我是谁?,其实就是先把我们的角色定下来,而且这个时候要问的是我当下是谁啊,我怎样看待我自己的,
那最后一个就是精神层面,精神系统是指我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远景规划,未来是怎么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