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说起读书,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论,读书是一个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投资,也是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最富有的底气。
曾经,在大学期间读了很多各方面的书籍,但时间久了就忘了书中的内容;进入职场以后,为了能够提高岗位胜任力,能够在职业上获得快速成长,于是就拼命阅读。
但是读了很多书总是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并且感觉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太大变化,久而久之就怀疑自己读书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阅读效率,就报名参加了很多有关阅读的培训课程,这些阅读方法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实操技能。
比如:康奈尔笔记法,九宫格笔记法,洋葱阅读法,RIA阅读法等等。
但是近期读到金克木先生的《书读完了》这本书,真觉得震撼;在读书之前选书很重要,因为真正值得读的书不多。
任何一个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有相关的基础必读书,而我们选择读这部分书就非常重要了,基础必读书是领域内的底层逻辑。
在阅读基础必读的时候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咬文嚼字,死抠字句:我曾经读中华经典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掰开了读,生怕没读明白。
其实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记住书中内容,这反而是一种贪多嚼不烂;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金克木先生的两个读书方法,先从宏观上观其大略,再从微观上看字里行间。既避免了管中窥豹,也不会走马观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