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西北某地,还没有安装自来水,家里吃喝用的水都靠双肩担着扁担挑回来。水井离翠儿的家有六百多米,每天要挑至少两趟,四桶水勉强够一家四口的吃喝,不论春夏秋冬,翠儿洗衣服只能到井边去了。
其他三季都好说,冬天的寒冷使得井边结满了冰,翠儿端着长条盆里一家人的衣服走走歇歇,得换几趟手才能到结满冰的井边。如果是上学期间,每周六下午回到家,星期天一上午都得耗在井边了。
一家人的衣服、裤子、鞋子、袜子,放在条盆里。被寒冷冻僵了的双手将水桶从井里提出来,放上洗衣粉,泡几分钟便先洗浅色的,然后深色的,依次洗完内外衣,最后洗的一般是哥哥爸爸干活穿的袜子和解放球鞋了。
最喜欢的便是将双手浸在才打上来倒在条盘里的水里,虽说地面结满冰,但才从井里打出来的水却是温暖的。不像有时放学回到家,将冻僵了的双手在炉火上一烤,那由冷到热的过程如针扎般的疼痛,曾经让翠儿疼得眼泪水直流,而得到的却是养母不能理解的笑声,是啊,一个人怎么可能没出息到被冻哭了呢……
第一遍将衣领和袖口用肥皂抹了搓干净,泡在洗衣粉的水里,其他部分搓搓第一遍便洗完了,井边的水足够,翠儿洗衣至少得清洗三遍,才觉着洗得干净了,端着衣服回家晾上,寒冬里经常才晾好衣服,就变成硬邦邦的冰衣了。
如果要洗床上铺的盖的,至少得去井边洗两趟,此时的翠儿是快乐的,因为她自己能够感觉到,对养父母和哥哥而言,自己总算能够派得上用场了。
从9岁到14岁,5年的时间已经使翠儿从少不更事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了。养母一天到晚黑着的脸渐渐有了舒缓。初中翠儿开始住校,每周六下午骑车回家,星期天上午洗全家人的衣服,父母亲会准备一顿较丰盛的午餐,饭后收拾停当翠儿得骑车返回学校读书。
夏天的太阳是很无情的,翠儿有一次到补鞋的摊子上修补背包,正中午,站在那里等着,修好包后回到家,先后流了三次鼻血,养母心疼地说:“再忙也不能让你去地里干活,你晒不了太阳”。
哥哥初中没有上完就辍学了,在家养羊,放羊,除了周末回家,寒暑假的翠儿是闲不住的。家里院里收拾干净,她总能在父母亲和哥哥回家之前把做好的饭菜摆上桌,让辛苦了一天的家人吃上现成饭。
因为贫血,每次回学校前,养母总会买上一大包水蜜桃糖,夹心的,黄绿相间的糖纸,亮晶晶的,这一举动便是翠儿对养母的最温馨的回忆了。学校里的翠儿是幸福的,因为那个时候,不是每个人天天都会有水蜜桃糖吃的。
少年时代的翠儿最苦恼的就是雨天了,那时候可没有铺得平顺的水泥地,一下雨,几乎不敢出门,除非有雨鞋,泥泞不平的雨地说不清什么时候会粘住她的布鞋,半天拔不出来。
如今,翠儿的梦想都一一实现。首先;做饭都用干净的天燃气了,不用再烧满是灰尘的芦苇了,一个人边烧火边做饭,烧了火的脏手,每次都得洗干净了再去擀面饼或面皮,重复太多次,做一顿饭,满头满身都是灰。
其次;如今家家安上了自来水,再不用去井边挑水了,家里冷水热水随便用,想怎么洗怎么洗,春夏秋冬任意发挥。
最后,让翠儿感到幸福的是脚底随时都是干净的,因为处处修通了公路,想找点泥土种花草,得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才能挖到。
都说知足常乐,认识翠儿的人都说她脾气好,整天乐呵呵的,和她在一起感觉踏实、宁静、轻松。每次听到这些,翠儿都在心里问自己:生活给予了这么多,还有什么理由不开心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1056/05782ec060c1914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1056/b0895e99d28fa8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1056/968f63f8f10ca13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81056/6c3c658d4133928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