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作者: 叮当少女的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09:30 被阅读0次

最近经历了一些的事情,算是我不长的人生中很难过的时刻,恰巧它的恢复期是那么的漫长,只能不断的自我治愈,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会好的。

在想转移注意力不去想的时候手边有了目送这本书,当初就因为作者龙应台里面的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因为这段话被吸引想要入手这本书,想了解作者,想要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一直喜欢读纸质书,觉的可以保存书本可以反复的读去品味,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被搁置了一年多还没有读完,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不到一周就读完了,读书真的可以给人力量,从书中了解到作者龙应台写了一些散文,有写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不断的记不起自己;有写儿子的离别;还有作者对一些事物的间见解。文中感受作者都是很平稳的叙述着自己的故事,没有歇斯底里的语气,却在读的每一句能感受到作者的忧伤。

我也明白了作者为何会书写出“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时间流逝,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身边的人和事都在渐渐得离自己远去。

作者在经历了人生中很难过的时刻的时候都可以好好的面对,好好的生活,我为何不可以,我应该也好好的去生活,好好的爱自己。

对于作者而言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让她反思,那个叫的让人毛骨悚然的杜鹃,广州的那条巷子,首尔看到的僧人等等,有些篇章我可能还看不懂作者其中蕴含的道理,她想要告诉世人的是什么...但总感觉她好像置身事外,好像很孤寂,她身上有太多的故事了,可能我需要用一生的经历去理解她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剖析去理解,她也是人,在面对一次次离别的时候,她也会无奈,害怕,想要用手紧紧抓住,却是一阵冰凉,她心痛,却也终于放弃,目送美好。

生命是由一次次目送拼凑而成的,唯有在一次次目送中成长,我们总会在很多时刻无奈,但能目送自己认为的美好。

相关文章

  • 《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我慢慢地、慢慢的了解到,...

  • 目送

    ----龙应台 《目送》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

  • 幸福

    ----《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我们应该...

  • 《目送》读后感

    《目送》

  • 《目送》读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生命的反思。 也许这部书正应了书中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

  • 《目送》读后感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

  • 《目送》读后感

    传媒学院 潮声文学社 刘梦蕾 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身为台湾文化部部长,她身担重任,用犀利的笔调揭露社...

  • 《目送》读后感

    久闻此书,今日抽空闲读。本书是散文,作者写了他的父亲,母亲,朋友,兄弟,孩子…...第一篇是(目送),所谓子女一场...

  • 《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到今天总算是看完了。读《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时就感触颇深,特别是有感于安德烈,18岁...

  • 《目送》读后感

    在张老师发起读书会之前,我就在公众号中断断续续地读过《目送》中的很多文章,这一次借张老师的号召,从头到尾地细细品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ga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