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许多年前我就从课本上通过《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知道了鲁迅先生,一并了解的还有他头上的光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以及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这些头衔。这些文学常识告诉我,鲁迅先生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但是他著名到可以和曹雪芹相媲美,却是最近才知道的。
最近在有计划地读鲁迅。为了更好地了解他,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解读他的视频,于是吃惊地发现国内外很多学者在研究他和他的作品。比如陈漱渝,比如张梦阳,比如陈鸣树和丸山升。并且居然还有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这样的机构存在,实在是孤陋寡闻了。资料上有学者说,鲁迅先生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亚于曹雪芹。这种说法我不大敢苟同,毕竟曹雪芹的作品不只是思想方面的内涵和底蕴,还有结构安排、人物塑造、语言锤炼、伏笔设置,逻辑串联等等很多方面一般文学家难以企及的修养。就连人物出场时的衣着、色彩搭配方面的细节,都能经得起反复推敲、研究和借鉴学习。我不是怀疑鲁迅先生的文笔,而是觉得他与曹雪芹比,怎么着,也差那么一点的吧。
直到我反复读了先生的小说《药》,才大为吃惊,并偷偷擦擦冷汗,庆幸自己之前没有胡说八道。贻笑大方是小事,亵渎了先生却是万万不值得原谅的。
朦胧中,小说《药》在高中的课本上有学过,只是那时候似乎学习的重点只在文章对封建遗毒和辛亥革命脱离群众、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上,至于其他的,没有印象了。这里又想起中小学教科书移除鲁迅先生文章的事,私下认为这种做法不只是对鲁迅的伤害,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失去了伟大作品对孩子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小说通过明暗两条线交错并行(华老栓两口子给儿子治病是小说的明线,革命者夏瑜(秋瑾)被杀害是暗线)的方式,讲述了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颂扬了革命者夏瑜(其实就是秋瑾)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关于《药》的写作背景这里还是有必要交代一下,这样有助于对作品的了解。《药》作于一九一九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五号上。前文已经交代过,《药》这部小说中的革命者夏瑜其实就是民主革命运动先驱秋瑾先生。一九零七年七月六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被俘,他的心肝被恩铭的亲兵挖出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发入狱,并于七月十五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作者在小说中写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的时候,用了比较隐晦的写法。
“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古轩亭口’是浙江绍兴城内轩亭口牌楼匾额上的题字,原文把轩字省去,以□代替。□是文章里表示缺文的记号,作者这样写是有意为之。
这篇小说我阅读了两三遍,感觉好像是理解了,掌握了。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及至后来读了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学者这篇小说的研究和赏析,才明白自己有多么浅薄了。不必说文中明暗线索交织融汇手法的精妙也不必说作者通过文章所要阐明的‘歌颂、斥责、批判’的观点;也不必说作者三言五语或者一两个动作细节描写即可精准地展现人物多重性格的手法;更不必说作者高超的景物描写对氛围烘托产生的难以言说的效果,单单在色彩方面的所作的安排就已经令人拍案叫绝了。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最开始的想法是通过医学解救中国人民羸弱的身体。所以去日本留学,跟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但是后来发现国人的病不只是身体方面的,主要还是精神上的麻木和愚钝,于是放弃了医学转而以笔为剑,期盼唤醒国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还有很深的造诣,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著名的学府北京大学的校徽就是鲁迅先生设计的。
他在美术上的视野和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贡献,亦不逊于他所用力的文学领域,然而,由于其突出的文学成就,鲁迅一生中极为精彩的这部分被人们忽略了。纵观鲁迅的一生,他对美术的爱好与关注是超越常人的。如少年时期即对绘画产生了特殊偏爱,留学日本又对美术的社会价值与功能产生了足够的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年时期,还积极从事石刻画像、连环画、小说插图和中外美术的研究与推介;晚年的鲁迅,为倡导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积极举办展览、组织木刻讲习会、编辑出版木刻画册等。_《鲁迅与美术_知网百科 》
因此有人戏谑地说:鲁迅是一位被写作耽误了的美术大师。
美术师对色彩是极其敏感的。深谙绘画艺术的作家多多少少都能把色彩的浓淡,明暗的对比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作品里。鲁迅先生在他《药》这部小说里,以黑白为底色,以暗红和鲜红为点染和升华,描摹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勾勒了封建思想荼毒下麻木的众生相,讴歌了革命者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坚信希望不会小时,华夏终将崛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