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是统编四上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批注是阅读的重要方法和习惯,本语文要素旨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宋老师对四年级上册《牛和鹅》的教学,对怎么落实“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个语文要素以及如何以这篇课文为载体培养语用能力,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1.基于学情教做批注。
对于批注,四年级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早在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学生已经接触过批注;四上第二单元的“学习提问”策略单元,学生已经学会了一边读文一边写提问,其实这就是批注的一种。而真正的学习文字批注,这是第一次。如何落实这一语文素养呢?
宋老师以第一处批注为例,指两名同学分别读课文和批注,学生发现这一处批注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质疑”,这是做批注的角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写批注时要空两格,语言要简练,这是书写的要求。
对于批注应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宋老师有所取舍,从课文中的五处批注中精选三处批注,让学生了解这三处批注的角度:提出疑问、点评写法、记录感受。
由扶到放,实践批注。宋老师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学批注的知识,而是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揣摩课文的语言和尝试批注的实践。从文中选择两处,请学生默读、圈画、批注,交流,再出示教师的批注,给学生引导。由“扶”到“放”,犹如引导学生爬阶梯一样将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迁移、内化和应用。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运用批注,理解课文。
2.基于课后题目设计教学。
统编本较人教版老教材更好教了,其中重要的因素是每个单元有了明确的语文要素。而具体的落实目标,在课后题目。
本课课后第一题“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批注”,就是落实单元目标的具体操作。本节课,宋老师的目标之一或说重点目标即在于此。
课后习题二要求学生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在解读第二处批注时,宋老师就是从课后习题出发,引导学生聚焦直接描写“我”被鹅袭击的句子,并结合文中的批注进行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心情的体会,还能帮助其发现批注的角度。
课堂的最后时间里,宋老师就是围绕第三个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展开的。
基于课后题目设计教学,是落实单元语文素养的关键路径。
3.同主题阅读,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课文只是例子。宋老师重视用教材教。课前阅读同主题故事《牛鹅换眼》,既带着轻松和愉悦进入课堂,同时为理解课文做铺垫。课后阅读课文链接《牛的写意》片断,练习运用批注,更深入地了解了牛的品性。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宋老师用同主题阅读给了我们引领。
4.不足: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常言道:“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像本课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只抓课后一二两个题目深入阅读理解,学生对批注的把握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