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大早,我们从山西高平的家里出发,目的地是位于祖国西南的多彩云南。路途遥远,为了避免自驾途中疲累,也为了增加旅游的性价比,于是我们决定先到重庆游览一番。



旅行也是在走人生的路,美丽的风景不只在蜂拥而至的目的地,更在于沿途熟悉或陌生的地貌、气候、路况、天气等。
从湖北恩施向西,我们离第一站武隆越来越近了,也是从恩施开始,我们似乎一直穿梭在山的迷宫里。忽然想起前年从陕西到四川走秦岭时的感觉,那时是穿越了137座隧道才从山里出来的。
这里的山虽然算不上巍峨,这里也没有秦岭一般多的隧道,但是前方似乎一直是翻不尽的屏障般的山,难怪重庆被称为山城了。这时我似乎也理解了当年抗战南京失守,蒋介石把重庆作为陪都的原因。大山的阻隔让日本鬼子望而生畏,打不进重庆便用飞机轰炸。1938至1943年间,日本疯狂轰炸重庆218次,但愈炸愈强的重庆人民坚守屹立,最终捍卫了英雄之城的荣誉。




路途中的天气是变幻不定的,特别是在山里,走着走着,会毫无征兆地突然来一阵滂沱大雨,雨刷殷勤地左右摇摆,前方尽是迷蒙,路上瞬间成河。不出10分钟,天像突然睁大了眼睛,雨帘早被我们甩在了身后,前方路上连一个水点都沒有。
太阳隐到了山后,天空像一幅泼墨山水画,前方圆嘟嘟的山像可爱的孩子手拉着手。喀斯特地貌!我心里一喜,与去年贵州至广西途中见到的一样。重庆5A景区武隆的天坑地缝其实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我像做对证明题一般内心充满成就感。

7月29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武隆的天坑景区也叫天生三桥,即天然形成的三座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桥与桥之间即为天坑。

我们先坐电梯下到天龙桥的一半,然后再走很多台阶下到天龙桥底部,我们亲自用脚丈量出了天桥的壮观。中途歇了三四回,直走到腿部打颤甚至要缩成一团,好像腿根本不是自己的。歇息间,看见面前站立着一位男子,两腿像触电一般抖个不停,而且频率匀称,乍一看还以为在晒抖腿舞呢。



下到山脚,再抬头仰视天龙桥,仰视周围,只觉高大威武、粗犷神秘。自己好像被下放至与世隔绝的幽静之地,怪不得这儿会被选为《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变形金刚4》的拍摄地呢。



再往前走,远远便望见了刀状的青龙桥,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走近它,穿过它,走不多远便能看见黑龙桥,这时不妨驻足,抬头仰望天空,体会一下坑底之蛙的感觉。不妨再吼几声,听一听四面的回音。高高的岩壁上有连绵不断细微迷蒙的水雾水丝,或成团,或成线,为粗线条的山体增添了几分情趣。




穿过黑龙桥,一大猩猩状的岩壁出现在面前,它那突出的前额,两只空洞的眼晴,宽扁的嘴巴,越端详,就越佩服大自然的伟力与鬼斧神功。如果说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是个偶然,那么天生三桥应该是大自然淋漓尽致的手法吧?


离开天生三桥,我们又坐车去寻找地缝。先是在挡有围栏的的台阶上不断攀登,然后来至一处高大的山岩前,那山岩由上到下裂开了很大的缝,是地震过吗?孙悟空是从这里面蹦出来的吗?缝隙的最下面是地幔、地核吗?会有岩浆喷出吗?我努力探头望向黑洞洞深不见底的地缝,各种离奇古怪的问题涌上心头。




然后我们沿着山岩上修筑的栈道慢慢往下走。用手摸摸潮湿的山体,感受一下时光在留下的斑驳与沧桑。很多地方有水从石岩里涌出来,或小或大,小则细水长流,犹如一帘幽梦,大则万马奔腾,一泻千里,那气势简直与黄果树瀑布有一比。




每个游客看到瀑布的第一眼,都是禁不住叫起来的。它的高度,它的水势,它飞花溅玉般的晶莹,着实给贫瘠嶙峋的山体带来了美好,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也给每一位被地缝震撼着的游客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出了地缝,我们便朝重庆市区驶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