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著有《海国图志》。对于阳明心学,他没有如明末提倡“经世致用”的某些儒者一样持批判态度,而是肯定阳明心学,同时批评阳明后学。
魏源的《王文成公赞》说:“道学传孟、陆之统,事功如伊尹之任;与程、朱皆百世之师,如夷、惠各得其所近之性。惟吉水罗文恭“涵养未发”能得其传,何龙溪四无漫传天泉道证。宜乎《大学》格物专正念头,为湛甘泉所诤。朱子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语录》之一病。总之,紫阳、阳明二子,均有晚年定论。”
魏源提到阳明格竹。其实,正如朱熹讲的“炊沙岂能成饭”,求不同的理有不同的方法。朱熹也不赞成泛泛观察自然事物,而是希望通过一定的研究和归纳,认识一定的道理。因此,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外在观察和内在推理并重。儒家的根本是道德,所以朱熹格物从目的上说,是通过增进知识而提高境界。
魏源赞扬阳明心学是孔孟真传,罗洪先得到阳明真传,但是王龙溪的四无说使得阳明心学失传。朱熹的学说分得很细却没有说清楚各是什么理,致使王阳明解释《大学》的“格物”为正念头,被湛若水直接指出有问题。朱熹未曾教人格竹,王阳明的误会是朱熹《语录》的一个弊病。学习先机科技,一方面要发扬朱熹的认识自然格物致知精神,另一方面也继承心学对主体性的强调。
朱熹,阳明两位先生,虽然学说有所不同,他们继承道统,都是无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