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李家小猫
很多人评价:“沈从文的文字,就像是一幅水墨渲染的远山近水,乍一看祥和静美,可是仔细一看,这水墨上的一点红梅,竟然都是血泪妆成,画面原来是祥和做底色,凄凉为真本色。”
《边城》正是这样一本著作,它讲述了在那个近乎世外桃源的茶峒小镇,由于“不凑巧”而错失的婚恋悲剧,那撩人心绪的,不是别的,正是一份永远的缅怀。
在这里,看到作者笔下简约与节制的温柔,这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以清淡隐哀、优美自然的笔调,在那座与世隔绝的小城,悄悄勾勒出只属于每个人的边城、每个人的翠翠与傩送、每个人的爱情……”
边城茶峒,这里的人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夏志清评价沈从文的文字是“静候天机,物我同心”。《边城》能够把景色、民风和人物性格合二为一,人景相融。
不着痕迹,轻轻地几笔就能把一个景色的神髓,或者是人类微妙的感情脉络勾画出来,把茶峒淳朴、自然而又健康的人性深深地刻画在脑海里。
爷爷、渡船、孙女,一条黄狗,那个画面感就像一部电影开篇一样自然呈现出来,连带着黄狗都可爱起来。
五十年的渡船,爷爷已经把它融入了生命。老人因为渡船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河流因为老人,流淌的就不只是水,还有情。
一生只做一件事,渡一只船,守一座城,在这里那么自然正常,无需考虑所谓的人生意义。
这里民风淳朴善良,爷爷绝不收一个铜子,若是有人心中不安强给,追着赶着也要退回去。让人感觉到当你被善待的时候,就是幸福的有意义的。
爷爷忠实地守着那条渡船,并且守护着与她相依为命的孙女。翠翠在沈从文的笔下也成为自然人性中最纯真美丽的代表。
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她就像自然哺育的精灵,青山绿水给了她清澈透明的内心。在面对爱情的时候,看到她作为一个少女的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同时也细腻地描绘了她对自己爱情的坚守。
船总顺顺拥有大小四只船和一个铺子,但他却不同于别的商人见利忘义,正直和平,总是大方洒脱,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
他的两个儿子养得极为优秀,大老天保,二老傩送。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并不因为是船总儿子就娇气,随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同时爱上了翠翠,兄弟间没有背后小动作,有的是坦诚相告。
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
边城中的所有人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辉。每一个登场人物虽然如此地纯朴,勤俭、和平、正直,但也有那么多的不幸来到他们身边。
有人说可能是作者不忍太过于悲,控制着大起大落的分寸与尺度,不惜以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人情里美的一面,减缓了人们心理承受力的坡度。
悲喜无端而来,无奈而去。在悲剧中,许多人想要一个值得怨恨的人才能抒发自己的情绪。
但在《边城》里,看不到一个坏人,也看不到一个圣人,出现在眼前的只是一个个热爱生活的平凡人。
都是善良之人,这里没有黑暗压迫,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一定要门当户对强强联合,傩送可以只要渡船不要磨坊,但为何翠翠与傩送近在咫尺却早已是咫尺天涯?
其实美和悲剧从来就不矛盾,大多数时候悲剧故事里的人性美甚至更加突出。
这样的悲剧貌似是一个谁都无法责怪的故事,给我们留下淡淡的哀伤。但仔细看来,也有迹可循。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般的必然
有人说沈从文的《水云》饱含了对《边城》写作的心路历程。
生命在生活中流动,我们生活中到处是偶然,生命中还有比理性更具势力的感情。一个人的一生可说,即时由偶然和感情乘除而来,你纵然不迷信命运,新的偶然和感情,可将形成你明天的命运。
翠翠的爱情悲剧有很多现实原因造成,也有人物处世方式的别扭,还有善的过错和人物自身的脆弱所造成的。
总是忘不掉翠翠和傩送第一次相遇的情景,太深入人心了,明明是很清浅的交谈,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往情深,回味悠长了。
翠翠一直念念不忘和傩送的初次邂逅,然而下一个端午节再出场见到的却是天保,也是天保最先向爷爷表明了心意,这个先后顺序却至关重要。
翠翠父母的自杀身亡是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一条重要暗线,爷爷总想到翠翠那可怜的母亲,眼睛里会酿出一汪眼泪。为此格外疼爱孙女,希望孙女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天保先托媒人来说亲,爷爷并不逼着翠翠早些拿主意,每次爷爷探她的口风,不是红着脸生气,就是装作听不懂,爷爷又不能替她做主,任凭翠翠一日日痴混下去。
时间蹉跎着,天保没有得到答复,却得知弟弟傩送在更早之前也喜欢上了翠翠,兄弟二人敞开心扉,决定一起走马路,为翠翠唱歌,看翠翠更中意谁。
可当弟弟一开口,便知自己再无可能。天保在深受打击时独身离去,却不料意外溺水遇难死去。
天保的突然离世,造成了傩送和顺顺的心结,这鼓气恼一时化解不了。顺顺失去了一个好儿子,傩送失去了一个好哥哥。
顺顺和傩送内心不埋怨爷爷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此停滞。可以说天保的死是《边城》中美开始消逝的时候,因为天保的死,翠翠和傩送的爱情也走到了悬崖边上。
傩送对爷爷其实是有怨恨的,觉得是爷爷说话不利爽,弯弯曲曲的说话方式和磨磨唧唧的行事方式导致了哥哥的死,可是爷爷的无奈与视角他无法得知。
爷爷以为歌是天保唱的,因为只有大老明确和爷爷说他喜欢翠翠,他以为大老是车路没走通,决定开始走马路唱歌。
爷爷哪里知道兄弟二人的约定呢?在爷爷无知无意的刺激下,大老难以面对这酸苦和无奈,加上他爽利的性子,排解不了是很难挨过去的。
爷爷怕自己等不到翠翠出嫁那天就死了,留下翠翠一个人该有多么孤独害怕。他内心太想让翠翠嫁个好人家的单纯心理,让他不厌其烦地为之奔走。
天保死后,他也终于明白孙女的心。中寨人对傩送话语的误传使得老船夫心中仿佛被刺了一下。
但是,他仍然想成全翠翠的命运,怀着愧疚的心亲自去向船总顺顺和傩送打听消息的真实性。他搓着手,局促地陪着笑,直问到好性子的人都不耐烦。
顺顺近乎冷眼回绝,傩送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态度也越来越不耐烦。让他彻底断了念想,他也终于相信了命运的不可逆性。
爷爷在一切误会发生后选择自己默默地扛起一切伤痛与压力,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最终心力交瘁,郁结而带着遗憾离去。
每次看爷爷就看得眼泪打转。可惜他纯朴的内心和善良到过于真切周全的特点,最终并没有成全自己孙女的婚事。
纵然因为善良到执拗而导致的结果也好,处理方式太不爽利也罢。在当今现实社会,其实也有很多老实人因为纯良,说话办事而格外小心翼翼。
怕惊扰人,怕打扰到别人,怕麻烦别人,怕对不起别人等等诸如此类生出的怕,小心谨慎行事,却越小心谨慎越适得其反,容易生出枝节。很多时候优柔寡断,不那么利索而最终坏了事。不能说不遗憾的。
相遇是幸运离开是命运,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爷爷是最后一个会为他们爱情用力的人,但他也死了。爷爷去世后,翠翠可以说是一夜之间长大的。
翠翠在经历爷爷死去的巨变之前,处于一种混沌未开的状态。虽然朦朦胧胧意识到内心爱情的萌芽,她的内敛害羞也决定了她不会去追逐,信仰简单而执着,喜欢傩送的事就连爷爷她都不敢说。
她从头到尾都没真正参与过关于自己感情婚姻的规划,甚至不知道爷爷与兄弟二人为此所做的一切。
翠翠几乎是完全没有反抗,没有选择为自己而生活,但是也能看到作者埋下的伏笔,看到些许原因。
翠翠一出生就没有父母,少女情窦初开,害羞与迷茫的心事无从诉说。即使母亲在世,也未必会完全吐露心声,何况隔代的爷爷,很多话不便直接坦露。
爷爷很疼她,却始终代替不了母亲。爷爷只明白她的娇羞,却不懂她的苦恼,不能像母亲那样给她关心、引导。
翠翠从小“在风日里长养着”,没有人告诉她什么是爱,更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她心里喜欢傩送,但她始终是在一种懵懵懂懂的害羞状态。
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也不知该如何告知爷爷自己的想法。以至于媒人前后来了几次,爷爷同她谈了几次,完全无果。
没有父母引导,没有小伙伴能够倾诉,没有上学认字,甚至从未走出过茶峒,不像大老二老去过外面的世界,一个花季少女所有的成长空间只在那渡船之间,只有爷爷和一条黄狗。
那她的爱情本来还可以由傩送直接来开化,来引导。
傩送也曾对翠翠展开追求,但他的努力也是极其有限的。两年前,翠翠面对傩送时的活泼轻松已一去不返,两年后翠翠再见傩送时的反应是一味的害羞躲避。
傩送得不到翠翠的回应,加之傩送面对哥哥的死过于悲伤和愧疚,也有对父亲的不服从,种种憋屈,他选择了以离开的方式来回避翠翠的爱情。
天保溺亡,老人病逝,傩送远走,接连不断的事件使那有限的努力终归空无,只余遗憾。
二人之间没有告别,真正的告别其实没有长亭古道,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了昨天。
最后翠翠被迫独立,自我意识也得到觉醒,可落到她手上的,是难以挽回的破碎局面,除了被动等待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翠翠还有没有别的出路?
傩送可以走出茶峒,在外游荡疗伤。翠翠只能呆在原地,不忍翠翠只是傻等,无望地等待,或者说命运只能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感觉太不好了,希望翠翠在山水间渡船,依然灵动,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心灵自由。
故事最后“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多少人看过意难平。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吗?
或许即使去到再远的地方,你也无法离开你是谁,无法抛开你的心。
或许大概是日子久了,有些记忆慢慢被抹去了,也或许是时间溜走的同时让人的想法有了改变,从前想不开的事情统统都变得可以释怀了。
所以说,时间可能是一种解药,它冲淡过往,告诉你答案,也带来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