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孩子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他们就无法面对和解决困难。恐惧不但不能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这样的能力一个人越担心害怕,就越容易招致困难和危险。然而恐惧却能很成功地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为自己服务。
我们有必要区别一下“惊吓”和“恐俱”。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或者摔倒了,他会受到惊吓,这是个很短暂的瞬间反应。而恐惧是第一次受到惊吓体验的延续。只有当父母也被同样的事情惊吓,并且无法摆脱自己受到的惊吓,孩子“受到惊吓”的体验才会发展成恐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当时保持冷静和从容,那么“受到惊吓”就仅仅是一次经历,而不会发展成孩子的恐惧。
一个孩子忽然面对一个陌生的、他觉得害怕的环境时:首先父母对孩子表示出信任,相信他可以应对这个新情况,父母可以退一步,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面对新情况和他的迟疑。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假设孩子会害怕,不预设他接下来的反应和行为,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如果接下来孩子表现出害怕,父母只要保持平静镇定,就能帮助到孩子。
妈妈需要摒弃传统的理念一一认为不理睬孩子这时的恐惧和痛苦是残忍。当孩子经受苦难时,我们必须去安慰他。而实际上,我们这样做是在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将继续保持自己的恐惧,以得到我们的同情和关注。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有效地不让孩子再恐惧。
我们有义务和必要教给孩子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多加小心。小心和恐惧截然不同。前者是合理的,理智并勇敢地面对可能的危险:而后者则让人丧失勇气,逃避撤退。我们需要教给孩子小心过马路,不接近陌生人,枪是致命武器而不是玩具,游泳时考虑自己的水平和水的深浅,等等。这些内容是让孩子明白能力极限、出现危险或困难应该怎么办,给孩子增加勇气,而不是要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惧。恐惧让人觉得危险,让人丧失勇气。而孩子有可能将恐惧作为工具。如果父母能够不理会恐惧,那么孩子就不会发展出恐惧感,最后孩子和父母都不会被恐惧攫获,生活中也不会产生恐惧带来的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