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开始是围绕恐惧展开什么时候会产生恐惧,第二是惊吓和恐惧的区别在哪里,第三是如何避免增加孩子的恐惧。
那么第一个问题,恐惧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其实人类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并不会感到恐惧,恐惧的发生一般是在危险事情发生之前或者是在事后。当我们开始想将会怎样,或者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的时候才会产生担心,害怕恐惧的感觉。比如,当一个人发生了交通事故,他的脑子会忙于处理眼前的情况,根本没有精力去感受恐惧,危险结束以后他才会害怕发抖,心有余悸。
这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是不需要通过感受恐惧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而恐惧会使人的思考和行为瘫痪,让人没有办法正常的思考和行动。划重点:恐惧产生在危险发生之前或之后,对危险情况的处理毫无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尽量的避免给孩子增加恐惧。以及要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来消除恐惧。
第二个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区别一下惊吓和恐惧的区别。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或者摔倒了他会受到惊吓。这是一个很短暂的瞬间的反应,而恐惧呢,是第一次受到惊吓体验的延续。如果父母保持冷静和从容,那么受到惊吓就仅仅是一次经历,不会发展成为孩子的恐惧,恐惧是惊吓的延续。
那么孩子是怎么把惊吓的体验,延续到恐惧的呢,那是孩子看父母怎么做,当孩子面对一个陌生的,让他觉得害怕的环境的时候,它会停下来看看大人是怎么做的,用大人的反应去代替他的困惑。所以,听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父母对待一件事的反应模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反应模式。
案例分享:妈妈带十六个月大的马克去拜访朋友时,马克第一次见到了狗。看到这个奇怪的会动的东西,马克抓着妈妈的衣服不撒手。旁边所有的大人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忙着对马克说:“马克,不要害怕,它不会伤害你。马克,过来。马克,轻轻摸它,它喜欢你。马克,不要害怕。"
这个例子里描述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呢,当我们带孩子在小区楼下玩儿时,碰见别人牵的狗,我们的反应是不是和上面这个例子中大人的反应一样。还有另外一种反映的情况就是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会用很夸张很夸张的表情,或者是声音尖叫着,或者是恐吓孩子告诫孩子不要靠近那只狗狗太让人感到害怕了。
其实这些行为的背后就是恐惧,大家因为担心马克会怕狗,所以他们想方设法让马克不要怕狗,反而让马克怕狗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事实,那么如果是马克的妈妈,她可以怎么做呢,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只能教会马克,保护好自己。规避掉危险又能做一些勇敢的尝试呢?我想案例中的马克妈妈可以这样做,第一给马克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观察去迟疑,最重要的是不要假设马克会害怕,当马克真的表现出害怕的时候,妈妈要用一种平静镇定的态度去帮助马克,因为即使马克害怕,妈妈不受影响,那么很快马克的害怕会消失。
我们通常会认为当孩子经受苦难的时候,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去安慰他。而实际上我们这样做是在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将继续保持自己的恐惧也得到我们的同情和关注。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有效地不让孩子再恐惧。我们有义务和必要教给孩子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要多加小心,但是小心和恐惧是截然不同的。小心是合理的理智并勇敢的面对可能的危险,而恐惧会让人丧失勇气逃避撤退。
我们需要教给孩子要小心过马路不接近陌生人,枪是致命武器,而不是玩具。游泳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水平,河水的深浅,这些内容是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力极限,当出现危险或困难应该怎么办,给孩子增加勇气,而不是要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惧。
家长要保持平静镇定,帮助孩子识别危险和教给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把关注点从恐惧转为如何解决问题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