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晴。
阅读书目:《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作者:欧文·亚龙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著作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大师,被评为美国至今健在的三位最重要的心理治疗学家之一,被称为“心理治疗界的活化石”。他的很多作品不仅被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所推崇,也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比如《直视骄阳》《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均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畅销多年。
好好爱我金句 :
死亡本身虽然会使我们毁灭,但死亡的观念却可能拯救我们。
有些人拒绝生命的借贷,以避免在死时偿还。
知道“为什么”的人,就能忍受“怎么会这样”。
生命是不能延迟的,非得活在当下,不能拖到周末、度假、孩子们长大,或是退休的暮年。
对死的知觉使我能摆脱琐事羁绊,而着重在真正宝贵的事物上。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面对最糟的现实。
记录及感悟:这本书通过对人的内心深刻地剖析,让我们得以窥见治疗师的理智与心灵,也可以看到每时每刻、此时此地在治疗室内以及治疗室外的变化。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比如从“死亡顾问”葆拉身上,我们学习到了遇到病痛时,如何保持乐观;比如从冷漠的艾琳身上,我们学习到了遇到丧失时,如何穿越悲伤;比如从梅娜身上,我们学习到了遇到质疑时,如何通过真诚建立信任。亚龙用他妙笔生花的述说,以他的专业、真诚与勇敢,带领我们一起去冒险,去直面自己内心的脆弱与黑暗
一、妈妈之于我们生命的意义。从我们诞生那天起,妈妈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予我们生命,用她的生命影响着我们。母性的舔犊之情是天然的,但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却是需要后天学习的。无论是青少年期,还是成年期,当遇到人际关系或亲密关系的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与早年母亲的养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未完成事件,也就是早年未满足的期待,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可见母亲对于孩子的意义多么重大。母亲给予婴儿的及时的、无条件的满足,在孩子内心建立了一个安全的、稳定的、温暖的母亲形象,这个形象将会伴随我们终生。所以说,母爱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底色。假如婴儿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有着未满足的需要,那么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会产生极强的匮乏感。内心的匮乏,会让他不断地去寻找缺失的母爱,外在的匮乏会让他不断地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满足他的欲望。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其实决定了我们与他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修复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这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个助人的工作,在与病人相处的过程中,你总能看到人性中闪光的一面,生命如此不易,但却又这么顽强。甚至病人身上的某些经历会激起你强烈的情绪反应。你或许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被你忽略或者压抑下来,而因为这个病人,你看见了自己过去的创伤,在两个人的互动中,你的创伤似乎也在被疗愈。以病人为师,和病人的“人”而非“病情”建立关系,这样不仅提升了病人的自信,也让病人更愿意倾诉心声。这是人本主义治疗的精髓——以人为中心。相信每个人都有治疗自己的力量。基于这样的信任,治疗师与病人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提高病人的自我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面对丧失,如何穿越悲伤?当面对亲人的逝去,我们该如何面对?可能刚开始不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后,我们害怕再失去挚爱的人,不再与任何人建立关系,这就是通常说的情感隔离。病人以为这样会是安全的,不会再失去谁。但另一方面,病人需要忍受孤独,缺乏了生命的活力,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这样活着跟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生命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当我们什么也感受不到时,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陪伴是最好的治疗,在稳定、安全、接纳、包容的陪伴下,人们开始接受生命的无常,开始面对自己的死亡,意识到生命的局限性。只有充分地活过,才不会惧怕死亡。死亡可以让人产生正面改变的力量,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让人获得智慧,了解存在的意义,才会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努力地活着。你会发现贯穿整本书的故事其实都是谈论的人类最终极的话题:死亡。直面死亡,才能让我们真正明白存在的意义。死在,我就不在;我在,死就不在。好好活着,你最珍贵。
好象这个焦躁的时代,有精神方面的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如书中所说,你若知道为什么,你便能承受这样的结果。个人以为仍有所偏颇,虽然大脑如此偏爱因果,现实却是太多有果无因、小因大果、大因小果等等,可那又怎样,生命终究太多无法诠释,生活却仍将继续,努力的活着,无论遇到什么,总是要好好的爱自己的。
安静的坐下来,拥抱自己,对自己说,没关系,我会笨拙的好好的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