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是一个并不自然的自然现象。用我所在的城市举例,就是它总是在夜晚降温的时候下雨,梅雨季总是来得很晚,它从南方一路下过来,到了成都,就已经变成了会持续半个多月的夜雨。
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很清晰的雨打树叶的声音,那种脆生的响声,是无韵律的乐章,很有助眠的效果。
前年的梅雨季,我正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低矮的楼栋被爬山虎和过于高大的树遮罩着,灯光不甚明亮,有一种行走在丛林里的感觉。
每天夜里,我都听到暴雨侵打树冠的的噼啪响声,雷声阵阵,从楼下走过的人披着雨衣,小步快走,让人疑心他的衣袍里藏着枪,正要去杀一个人。
然后第二天早上,因为小区排水设施年久失修的缘故,水会一直淹没到一楼的阶梯。我提着鞋打着赤脚往外走,裤脚挽到膝盖,众目睽睽里走到街上,又众目睽睽里穿上鞋,感觉其实很欢乐。
我在这座城市有些年头了,不算久,但见证了一些变迁。大概很少人会像我一样去注意身边的变化,16年的时候我刚到这里,那时候学校附近的房价便宜,在我到这里的前一年,认识的饭店大叔花五十万就买了一套大房子,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那套房子要卖一百六十万了。
街上第一次有共享单车的时候,我感觉惊奇,不是因为这个事物的出现,而是竟然有人相信我们的国民水平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我第一感觉是,在做这件事的人,一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那之后的一两年,这个行业更加繁荣了。很多人只在意那几十辆单车在街头打架时候谁给的优惠券更多,但其实我们是见证了这场战役的人,以后关于这个市场,可能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盛况。如果又见到了,那说明那些人没有吸取到教训。
从第三年开始,像其互联网行业其他项目一样,资本巨头下场,小资本家们被兼并、收购、打击、破产,曾独领风骚的行业巨头陷入信任危机,顷刻溃散,剩下命好的,被更大的资本接盘。
这个业务变成了尾大不掉的净亏损资产。唯一在赚钱的,是曾被嘲笑的共享充电宝。而它赚钱的主要方式,是让那些马虎的顾客把充电宝遗失了、超时了,然后扣下他们的押金和赔款。
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事,它像一出永不落幕的剧,每个人都在这里上演自己的故事。城市不断在变化,变化的原因是那些人坚信自己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于是更多的地铁线被打通,更多的区域被开发,更多的楼盘林立起来,更多的人涌入这里。城市像没有尽头一般扩散开。
但谁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