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皇帝因为大梁是水路交通枢纽,便于漕运,决定迁都。
十月七日,建东京于汴州,恢复以汴州为开封府,以东都(洛阳)为西京,撤销西都(长安),改为晋昌军节度。
25、
皇帝派兵部尚书王权出使契丹,拜谢赐给尊号,王权自认为累世担任将相,耻于向蛮夷叩头,对人说:“我老了,岂能向毡帐屈膝!”于是以老病为由推辞。皇帝怒,十月十五日,王权被停职。
26、
当初,郭崇韬死后,宰相很少有兼枢密使的。皇帝即位,桑维翰、李崧兼任,宣徽使刘处让及宦官们都不高兴。杨光远包围广晋,刘处让数次衔命往来传递军事消息和命令,杨光远所奏请的事情,多超越本分,皇帝常依违迁就,唯独桑维翰依法裁折。杨光远向刘处让表示不满,刘处让说:“这都是执政宰相的意思。”杨光远由此怨恨宰相。范延光投降,杨光远上密表论宰相过失。皇帝知道真实缘故,但是不得已,加授桑为维翰兵部尚书,李崧为工部尚书,都罢免枢密使职务。任命刘处让为枢密使。
27、
太常上奏:“如今已建立东京,而宗庙、社稷都在西京,请迁置大梁。”皇帝敕旨:“暂且依旧。”
28、
十月二十五日,大赦。
29、
杨廷艺(安南节度使,被部将皎公羡所杀,事见公元937年记载)故将吴权从爱州举兵攻皎公羡于交州,皎公羡遣使以贿赂求救于南汉。汉主刘岩想要乘乱夺取交州,任命儿子、万王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改封交王,率军救援皎公羡,汉主亲自率军屯驻于海门,为之声援。
汉主问策于崇文使萧益,萧益说:“如今几十天大雨不停,海道险远,吴权残忍狡黠,不可轻视。大军应当持重,多用向导,然后可以进军。”汉主不听。命刘弘操率战舰自白藤江直向交州。吴权已杀皎公羡,占据交州,引兵迎战,先于海口插上很多巨大木桩,顶端削尖,裹上铁皮,派轻舟乘着涨潮挑战,然后假装败走,刘弘操追逐,一会儿功夫,潮落,汉军战舰都被铁尖木桩阻碍,无法返回,汉兵大败,士卒溺死超过三分之二,刘弘操战死,汉主恸哭,收集余众而还。
之前,著作佐郎侯融劝汉主裁减军备,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至此,因为出征兵败,追咎于侯融,掘开他的坟墓,剖开棺材,暴露尸体。萧益,是萧仿的孙子。
华杉曰:
侯融劝他弭兵息民,他不听,要发动战争;萧益劝他持重谨慎,他也不听,最后战败了,儿子也送了性命,刘岩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怪侯融让他军力不振,把侯融剖棺暴尸示众。这样的君主,以后更没人向他进言了。
30、
南楚顺贤夫人彭氏去世。彭夫人相貌丑陋而治家有法,楚王马希范害怕她。她死之后,马希范开始纵情声色,为长夜之饮,内宫和外朝没有分别。有一位商人妻子美丽,马希范杀其夫而夺之,妻子誓不受辱,自缢而死。
31、
郓州黄河决口。
32、
十一月,范延光自郓州入朝。
33、
十一月三日,封闽主王昶为闽国王,派左散骑常侍卢损为册礼使,赐给王昶朱红王袍。
十一月五日,封威武节度使王继恭(王昶的弟弟)为临海郡王。闽主听闻,派进奏官林恩报告执政宰相,说自己已经登基称帝,推辞不接受后晋的册命及使者。
闽国谏议大夫黄讽因为闽主淫暴,与妻子诀别,入宫进谏,闽主想要杖打他,黄讽说:“臣如果是扰乱国家,不忠,死亦无怨;如果因直谏而被杖打,臣不接受。”闽主怒,罢黜他为平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