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气”

作者: 随意de徘徊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1:00 被阅读71次
    野望·(初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该诗以“东皋”二字起手,“东皋”是王绩居所东面的田野,而王绩自号“东皋子”,取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归隐躬耕之意。这两字是为下面叙述架设摄影机的广角机位。

    接着“薄暮”指黄昏,表明此时色调以橙黄色为主,取其暖意。而用“薄”字作“暮”的状语,一来指时间还不太晚,二来营造飘渺的感觉。

    “望”是全诗主题,表明全章以长焦镜头为主,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可以更有效地通过虚化背景来突出对焦主体,拍出的镜像也更生动。

    “徙倚”是指作者徘徊而行,“何依”化用三国曹操《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句,这是用设问的方式将长焦镜头对焦范围进一步缩小。

    王绩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所以其诗多以真率自然、不假雕饰的手法为主。从一二两句不难看出作者这一思想特点与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由于前面主题、基调、光线、景深都交代得很清楚,所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歌式的田园景象就很自然得缓缓展开。

    这四句宛如山家秋色图,光与影、动与静、远景与近景搭配得恰到好处。尤其是依、晖、归、薇四个平声的运用,既有清晰的节奏点,又使整体状态趋于稳定。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树树皆秋色”中的“树树”两字。前面说了,由于前面是通过设问来确定感情基调的,所以就会使意象过于发散,这时就得将读者的视角拉回来。而观众的目光总是会被明亮、清晰、有力度的物体吸引,因此就要用“树树”这样四声或入声的重音来凸显所摄景象,然后再用“山山”这样的轻声再次营造轻松气氛。

    由于作者对叠声的巧妙运用,静谧、安闲、和谐的气氛既有变化又能一直保持,而这又使得该诗在传统“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情—景—情)的律诗架构上多了一种韵律上的稳健。

    学诗就如拍电影,想要观众在人群中一眼就发现明星,就需要把好采光,准确对焦。而这就要注意字句、音韵、思绪、叙事、文字风格等要素之间的多维度配合,而这也就是古人先贤所谓的“气”。做不到这点,再著名的偶像也会淹没在人群中。

    而且文学评论只需懂得文字、语言即可。但创作,尤其是高水平创作,不仅要了解摄影、心理、音韵、社会、哲学、美学乃至建筑、绘画。更要懂得将物与情、意与思进行多维度思索与表达,这样才能使诗词达到至美状态。

    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一味强调“真情景、真情感”不但违背孔子“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诗学要求,而且也容易造成诗意的粗、燥,这也是李清照批评苏轼“铁板铜琶”的重要原因。

    而结尾两句的“采薇”指《诗经·召南·草虫》表达“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之意。由于王绩对生命与世界充满了疑惑,所以在首句先问“徙倚欲何依”,再像电影导演一样将所见景物进行艺术展现,最后告诉读者自己心里很难过。至于到底为什么难过,感叹一下“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就可以了,具体原因完全是可以不说的。

    很多评论家说此诗好主要是氛围营造做的好,但问题是这氛围怎么营造?很多人是说不清楚的,为什么说不清楚?

    因为以王国维首的“西方哲学论诗派”其哲学逻辑是以“占有”为目的,比如海伦的故事说到底无非私奔而已,因此喜欢将欲望写得很清楚。而中国古典诗词素来以“存在”为叙述核心,比如关雎,尽管君子很喜欢淑女,但还得一步步来以示对情感的尊重,而也这就使得作者思想与环境有水乳交融的“呼吸感”。

    因此,好的诗词必定是气脉畅通,有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气象。虽说剑气如虹,讲究“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但就如杨过一流的练剑高手,既可于尺幅千里之中兔起鹘落,又能于安静处草蛇灰线、绵延不绝。

    通过气的绵连使全诗平凡处显繁华,这才是王绩诗写得好的关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的“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yw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