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家幼衔接的意义远比幼小衔接更为重要。因为孩子年龄更小,能力更弱,心灵也更加的稚嫩,所以就更需要我们家长和幼师们精心呵护,做好准备。
——写在前面
乐乐上学第一天
2019年8月12号,星期一,乐乐人生中第一次上学。我离开的时候,没有给乐乐一点点缓冲时间,老师抱着乐乐后,叫我走,我就走了。乐乐哭得撕心裂肺,一直叫着:“妈妈,妈妈…”
我感觉我的心都快被撕扯开了,我都快哭了。但我还是狠心走了。(我相信很多妈妈在第一天送孩子入园时都有同样的心情。)离开后,心里五味杂粮,万马奔腾,焦虑不安…
过了一会儿,冷静下来,觉得这样做欠妥当,我答应乐乐的,陪她俩天,突然的离开,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创伤?我应该告诉她,我什么时候离开,什么时候来接她,我应该给她一些心里准备…而不是这样匆匆忙忙,毫无准备就把孩子交给了老师。实在不放心,又上去偷看了下,发现乐乐没有哭了,但是我知道她一定很害怕,很难过…
与老师沟通了下,离开了,下午3点多,第一个就去接孩子了。
孩子要上幼儿园,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要上幼儿园,你准备好了吗?乐乐,看到我的那一刻哭得特别委屈,伤心,一把抱住了我,慢慢的变成了开心。那时的她一定觉得:妈妈来了,一切就好了。
回来的路上我跟她道歉:“妈妈今天上午没有做好,我应该再抱下你,跟你提前说好,然后约定好:‘等到你睡醒了,吃完点心后,妈妈就来接你了。’对不起,宝贝,妈妈很爱你”。然后我们一起聊幼儿园的老师,说艾琳老师,Wendy老师,还有越越姐姐等等都很喜欢乐乐,聊为什么要上幼儿园…慢慢地发现孩子没那么抵触幼儿园了,慢慢的变得平静,开心…
乐乐上学第二天
昨天早上起来,乐乐:“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
我:“嗯嗯,妈妈知道了”。然后陪她刷牙洗脸,然后帮她准备物品,抱起坐电梯,坐车…
我们还特意邀请小区邻居家的孩子:越越小朋友搭我们的顺风车一起去幼儿园,以增加乐乐对幼儿园的熟悉感,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一路上乐乐没有哭闹,挺平静的。
在路上的时候跟乐乐约定好:“爸爸妈妈一起送你到幼儿园,陪你5分钟,然后下午睡醒,吃完点心,妈妈就来接你了。”
所以第二天分开的时候,抱着她,安抚情绪,允许她哭,数30下后,跟她说:“爸爸妈妈很爱你,等你睡醒后就来接你…”然后请Wendy老师抱着,乐乐居然可以跟我们说拜拜了,虽然是哭着说。当时的我心里万分欣喜,然后果断离开了。乐乐第二天入园虽然也哭得很伤心,但是没有第一天那么害怕那么痛苦了。这样的分别,我也很放心,舒服。
而且,第二天在学校还被老师表扬了呢。乐乐真棒!回来时,状态好很多了,跟我玩或者自己玩都挺开心的。欣慰。
孩子要上幼儿园,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要上幼儿园,你准备好了吗?乐乐上学第三天
今天早上按约定好的:送到校门口,然后抱抱就跟爸爸妈妈说拜拜。虽然不舍,但是我们都做到了。乐乐长大了,我也成长了。
根据这几天的送园体验,以及所学送园知识,我总结了一些入园经验,分享给大家。
六种送孩子不当的做法
1、善意谎言,不辞而别。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对家人的安全感以及信任感。我们应该事先跟孩子约定好,给孩子一点心理准备。
2、悲悲切切,难舍难分。
这种做法不但不会让孩子得到安慰,相反会延长孩子的适应时间,会加重分离焦虑。跟孩子约定好后,时间一到,果断离开就好!
3、过度担忧,加倍补偿。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就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地方,对幼儿园会产生反感,不喜欢上幼儿园;也会更加留恋在家中的自由环境,以及小太阳般的优越感;同时也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越来越任性;还有的会把上幼儿园当做条件进行要挟和交换,大人必须答应孩子提出的条件,他才肯去幼儿园。
所以,家长应该配合幼儿园,在幼儿园应该遵守的规则,家里同样要遵守。比如我们家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困难自己先想办法,实在有困难找爸爸妈妈,奶奶等帮忙。中午可以不睡觉,但是不能打扰别人休息等等。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这种做法是导致孩子迟迟不能适应幼儿园的根源之一。
提倡:只要孩子身体没有大碍,就要坚持入园。
5、消极暗示,吓唬恐吓。
“你不听话把你送去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 这些具有消极暗示的语言,只能加重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
6、疑神疑鬼,中途放弃。
对于刚入园的宝宝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应该提前有所了解和预见。比如尿频,尿失禁,憋大小便,黏人,容易生病,脾气大,偶尔做恶梦等等,这些都属于入园焦虑。这些现象都是暂时的,等到宝宝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之后,就会不治自愈。
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尽量调整好心态,也不要轻易的打退堂鼓,观察观望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送孩子入园的正确做法
1、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积极暗示,用正能量影响你的宝宝。
①提倡要用积极暗示的语言和行动来影响你的孩子。
②家长的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
3、情感援助。
一般来说,只要跟家人有着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物品,都可以起到安慰的作用,我们叫做安慰物。
在孩子刚入园的阶段,可以给孩子带上安慰物,让这个安慰物陪伴着孩子入园。给孩子增加安全感。
我们家乐乐是带着她一直喜欢的小被子。
4、信任园方。
①家长普遍质疑的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希望家长放下孩子,赶快离开?
真正的原因是:家长越黏糊,陪伴的时间越长,孩子哭的时间就越长;家长走的越干脆,孩子就越好安抚。
②家长对于老师的回答:“你走了就没怎么哭了”心存质疑。
因为孩子是哭给家长看的。
③当侦察员的家长。
如果你不小心被孩子看到,孩子就知道爸爸妈妈没有离开。不仅无心参与活动,他也不会积极地向老师寻求精神的依靠,这样就很不利于师幼信任感的建立。
注意:当老师即使做的不够好的时候,我们要私下里去做一些了解和求证,或者说跟老师沟通,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牢骚,或者说一些质疑的话语。
5、避重就轻。
不要去跟孩子讲一些大道理。
入园三部曲
⑴起床。
叫孩子起床有四宜的做法:
①音乐叫醒。
②用温柔的呼唤和动作叫醒孩子。
③亲子游戏叫醒。比如:“毛毛虫爬呀爬”的游戏。(针对耍赖不愿起床的宝宝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
④创意铃声叫醒。把妈妈的话录下来,或者是孩子喜欢的音乐当手机的闹铃。
我们起床的铃声是乐乐自己选的。
⑵起床之后,洗漱完毕,吃过早餐要准备出发的时候。
如果孩子赖着不出门,家长无需说教,也不用发火,态度平和的把孩子抱起来就走。走出家门,赶紧用情绪转移法来分散孩子注意力。
⑶到了幼儿园要分别的时候,孩子哭闹不让你离开。
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很温柔的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不愿意分开,如果你觉得很难受就哭吧,哭一分钟好不好?”就是我们允许孩子哭。
等孩子哭了一会儿,可以说:“宝贝一分钟到啦,我们来一起看看钟表,当长针指着几,短针指着几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了。”带着孩子去看一看钟,告诉他几点来接,这样孩子就知道:妈妈一定会来接我的。然后面带笑容的跟孩子说再见,坚决的离开。
离园。
去接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心情开朗。
如果不是说马上要回家,可以跟孩子一起走一走,看一看,观察一下教室、老师、同伴,这样在回家之后或者第二天在路上,你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才会有话题。
6、持之以恒。
在初入园阶段,宝宝由于情绪、饮食、环境的变化,他的抵抗力会大大的降低,比较容易生病,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有一个思想准备。
如果孩子身体没有大碍,一定坚持送孩子入园,不能被眼泪和心疼动摇了决心。
如果是说生病了,在家里需要治疗或者休养,病好之后也要坚持入园。
孩子在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最关键的。
入园的第一周是最艰难的,孩子的反抗也是最激烈的。第二周的第一天也会哭闹的很厉害,后面就会一天比一天好,家长在这个关键时期可以采用【晚点送去学校,早点来接孩子】的方式。
最后感谢这段时间爱诺蒙台梭利幼稚园的所有老师们,特别感谢Wendy老师,艾琳老师,露西老师以及生活老师对乐乐的悉心照料,耐心引导,爱心陪伴,谢谢您们,辛苦了!
送给家有即将入园孩子的家庭们,祝愿所有孩子们都能轻松愉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祝愿所有的小朋友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