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虚己以游世

虚己以游世

作者: 温暖的姜 | 来源:发表于2023-11-22 12:58 被阅读0次

《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这个故事是说,假如你正在一条小河上划船游玩,忽然从上游漂下来一只空船,上面并没有坐人。即便自己是个脾气很坏的人,由于找不到发火的对象,也不会对这件事情发多大的脾气。

但是,假如漂下来的不是空船,而是船上坐着人,比如也是来泛舟的其他游客,你就会大声的向对方喊道:“喂,小心啊,要撞到我的船了!”然而,对方似乎没有听到,并没有做出回应,调整船只。你于是着急了,要发火了,又连着大喊了三次:“小心啊!要撞上了,对面船上的人,我在喊你呢!你怎么听不见啊!你是不是故意的!”接着,肯定就是什么难听骂什么了。

你问这个人:“为什么刚才不生气,现在就忍不住发火呢?”他回答道:“因为刚才是空船啊!我有什么好发脾气的呢?但是如果船上坐着人,就不一样了,对方一定是故意装作听不到我说的话,成心来撞我的,我当然要发脾气啦!”

庄子于是总结道,如果有人能够常常不把自己的判断当回事,不要拿自己的主观理解来给自己找麻烦,那么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起烦恼呢?

这就应了《金刚经》里的那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世间万事万物,经过人的观察、认知、判断,就会在这个人的心中形成一个观念,比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所厌恶的等等。这些判断与连带的情绪都来自于自己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相”。

当你认识到这些“相”都是主观的,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时,就不会那么计较了,反而活得很洒脱,在种种“相”中游刃有余,做到了“如如不动”。也就是看到了一切事物什么是一直在变的,而什么又是从未改变的。

于是,你就不会自寻烦恼,活在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困境里,因为所谓的得、失、好、坏,都是“相”,是“观念”。自己才能让自己开心,自己才能决定遇到问题是该哭还是该笑。

祝福大家都能开心自在,做到“虚己以游世”!

相关文章

  • 虚己游世

    船,虚己以游世!----庄子·山木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红尘无己,虚己游世! 拨草见路,循道而行! 大人...

  • 虚己以游世

    庄子说“虚己以游世”。我对此的理解是:为人处世,不以自我为中心,可以远离灾祸。 人生在世,祸患如影相随,处世不易。...

  • 虚己游世

    虚己游世 虚己来游世,迷迷坠欲尘。 攀花折桂木,何道上白云。

  • 经典名言

    庄子还有句话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 《庄子•山木》|虚己以游世

    老庄认为要“虚己以游世”,“己”,代表对物欲的追求的私心,喜好追求各种名利,从而使喜怒哀乐等情绪扰乱内心,损害自己...

  • 虚己游世

    《和胡老师》 马总 虚己疏情字, 强心壮士歌。 千贤同淡世, 万载共蹉跎。 临水思施善, 登山念止戈。 播仁寰...

  • 虚己以游世,孰能害之

    著名指挥家达姆罗施年少时天资聪颖,刚刚20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当时他名气很大,也十分高傲,认为自己无人可及。 有一...

  • 《庄子》外篇  山木 : 虚己以游世

    2022.02.01周二大年初一阴天D32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40 《庄子》外篇 山木 二 【原文】 ...

  • 虚己逰世(五律)当代/作群

    庄子曰:“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虚己只二字, 常需勤琢摩。 舍身融万物, 化体忘婆娑。 看水吾柔水, 观...

  • 井天狭地

    井天狭地 碧野云天 虚己游世 人心不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虚己以游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ai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