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儿子一向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讨人喜欢。所以平时我对他疼爱有加,整天“宝贝”挂嘴边。但是一辅导作业,我就变成了暴君。怒目相向,口不择言,专拣解气的狠话训斥儿子。有一次教他一道数学题,又画图又用实物示范,讲了好几遍,他还是一脸困惑。我心里的火一下子烧起来,指着他的头狠狠地说:“就这么一道简单的题,我讲了好几遍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连猪都会了,你都不会,笨死了……”儿子吓得战战兢兢,不敢搭腔,只是低着头,眼泪啪嗒啪嗒掉在本上。我一看他这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把本一扔,赌气说:“就你这笨脑袋瓜子,教一百遍也学不会,别学了!”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以至于儿子写作业总是不敢让我检查。
最近,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儿子的态度。
上周,儿子从同学那借了一本《自然百科全书》,每天回来就抱着看。周四吃过午饭,儿子忽然问我百慕大三角为什么叫“魔鬼大三角”,我说不知道,这是地理知识。他又问我那翼龙和矮暴龙谁厉害,我说不知道,这是生物知识。儿子一听,眼珠子一转,不依不饶地追问我:“那妈妈你擅长什么知识?”我说,我是语文老师,关于文学的还可以。儿子一听,赶紧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唐诗鉴赏》,说要考考我。问了几首我都熟练背过,儿子不服气,翻了半天,找出《长恨歌》让我背,我只好认输。儿子好像逮到我的把柄,得意地说:“妈妈,原来我的笨是遗传了你呀!”
儿子的话虽然让我哭笑不得,但是这个小插曲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大人眼里,有些事情确实简单,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和阅历。但是,即便是大人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更何况孩子年龄尚小,心智不成熟,许多问题无法理解更是正常。我平时忽略了这一点,面对儿子的不足,太过急躁,经常粗暴对待他,甚至给他贴上“笨”“傻”这类标签,无形中对他造成了伤害。反思之后,我决定以后努力对孩子多点理解,静待花开。
那天晚上,儿子背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天老师要检查。一开始他自己背,读了一遍又一遍,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磕磕绊绊,不是多字就是少字,甚至卡壳。儿子有些着急,我走到他身边,温和地安慰并指导他:“这篇课文不短,你背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你现在只要把容易卡住,或者丢掉,或是多余的地方在书上画出来,做个标记,这样你再读的时候就特别留心这些地方,就不会出错了。”儿子按我的方法去做,认认真真在书上做了记号。经过几遍时候,终于可以做到一字不差,虽然还不是特别流畅,但也可以过关了。儿子高兴地说:“看来我也不是很笨嘛!”
当时,看到儿子开心的模样,我也由衷的安慰。想来,如果父母能够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多点理解,多点耐心,就会发现孩子其实真的很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