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官城,天府之国。
对于成都最早的印象大概便是刘皇叔的都城了,天府之国为刘皇叔撑起了蜀汉王朝,一部英雄的三国史。
初初读起《三国演义》,幻想最多的便是羽扇纶巾的孔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而杜甫的《蜀相》中‘锦官城外柏森森’的锦官城,算得上是成都一城第二次映入脑海。
十几岁的年纪,从未对成都有过奢望,或者说并不觉得会和成都有所交集,因此,做梦都没想过要到成都走一走。
就是这样的成都,却让我不知不觉惦记了八年。或是特别的缘分,让我于成都长久的向往。
经由重庆,转至成都,没有什么特别目的,却对八年的向往之地有着特别的期待。
高铁上还曾自嘲的笑笑,不知为何对于成都有着如此的执念,以至于念念不忘。
或者大多数的执念,都是源于某些人或某个承诺吧!
岩是我多年未见的好友,一个喜欢打麻将的姑娘,到了成都后玩起了血战到底一样生猛异常。高中毕业的假期,时常拉着我凑人在桌前垒砌小小长城。
爱美本是姑娘的天性,我却因你割双眼皮而肿胀的眼睛笑了整个夏天。
你买的林志玲海报我还记得,铺在课桌上,让我每一节课梦里都带着相遇的期待,从此多了一个‘觉主’的称呼。
那时你有一个小本本,里面记得乱七八糟的,却没有关于学习的。
和你这样人相处总是很舒服,不那么细心,却也足够温柔。
毕业后,你在成都,我在长沙。一通常规的问候电话,你的一声邀约,我的一声答应。
或者这便是成都于我心里落地生根的缘由。
可我想了整个大学四年光阴,终是没能踏上通往成都的列车。
而今,又是四年时光已过。
成都这座城市的名字在我身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我终究还是来了。
八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我总算圆了当初的一声答应。
成都的感觉,如果用一个字,那便是‘静’。如果用两个字,那便是‘静静’,一个是安静的静,一个是静止的静。
宽窄巷子、锦里古城,热闹时确实人山人海,有些拥挤且嘈杂,但是却少有店子的吆喝声、狂躁的外放音乐、录音的喇叭声。
夜晚十点,正是很多古城古街夜生活和热闹的起点。
宽窄巷子却已行人寥寥,部分店子也已打烊,颇有些灯火阑珊的意味。
夜未半、更未深,却已趋于安静。
安静,是我对成都这座城市最初的欢喜。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初初走在成都的街头,总感觉一丝怪怪的不适感,但似乎又很舒服。
细而察之。
斑马线前行人指示灯,在变为绿色后是静止的,绿色的小人似有从容不迫的气度。
大多数城市的,绿色小人快速的倒换双腿,或是读秒倒数计时,似乎无时不刻的提醒行人快一点、再快一点,不知不觉会有些焦躁的情绪。
人们常说成都的慢生活令人向往,原来成都的慢是植于骨子里的多年传承因子。
静止,是我这个初入成都对于慢的最大理解。
成都,是一座需要时间慢慢品味的城市。
吾之甚幸,曾于成都有八载的执念。
原来所有惦念,总有归处。
山水有相逢,多年未见,却未曾断了联系,时间已有了见证。
岩,一别经年,且自珍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