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正蒙〉日记103。2020-10-19》
今天是庚子丙戌乙未,九月初三,2020年10月19日星期一。
至当篇35【"君子无所争"。彼伸则我屈,知也;彼屈则吾不伸而自伸矣;又何争!
"无不容然后尽屈伸之道,至虚则无所不伸矣。"君子无所争",知几于屈伸之感而已。
"‘精义入神’,交神于不争之地,顺莫甚焉,利莫大焉。"天下何思何虑",明屈伸之变,斯尽之矣。"】
张载说,"君子无所争"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对方要伸时,我屈起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阴阳、柔刚,否定之否定的相互运动构成屈伸,在人事上表现为君子小人各乘其时,这是世界的全貌,智慧的人知道这个道理,则心量自弘。
第二表现在对方已屈时,则我自然伸了,不需要跟对方理论以求伸。
屈的时候无争,伸的时候也无争,这是为了保吾大正不失而已。
中国的智慧不是求胜,不败而已。
如何做到无不容呢?
船山讲解说,人有君子小人,世道有治世乱世,就每个个体来说,一生中也有富贵、贫贱、漂泊、患难,可见,屈伸反映的不是旦夕之间的效验。实际上,屈伸之际,人所不能容的不是伸张之时,而是受屈之时,那么,如何有效解决不能受屈的问题呢?这里提出"至虚",什么是至虚呢?就是超越,超越到什么程度呢?"交感于太和之中"——这相当于进入了从事哲学思想的状态。这样产生的效果是"古今如旦暮,人我如影响"——不计一时谋千秋。这是基于浩然之气亘古当伸的信念。
屈与伸,是强烈的感受,所以说"屈伸之感",这种感性的激情需要理性的调剂,所以说"知几而已",几,是隐微不显的理,掌握"几"叫做"智"。知几,是理性的智慧。
船山讲解说,精义——既掌握了伸的理,也掌握了屈的理,则进退存亡不失其正。
入神,顺逆消长变化不已而神不变叫入神。神不变,是因为知道这些顺逆消长都是屈伸变化,所以,放下自己主观的臆想,(让)则心神自主,神自安定,故曰神不变。
因争心而引发的思虑,都是自我消耗式的思虑,因为,这是放弃了最终目的,不是以决定点为方向,中途转向其他目标,这是在走弯路,在做无谓的消耗,所以说"天下何思何虑"。
不以屈伸为意,不以争心废道,清除假动作,不忘决定点,"服务于最终目的"。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张载集》张载著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