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读书
《文化苦旅》解读(原创)

《文化苦旅》解读(原创)

作者: 勇敢的心_7697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06:25 被阅读76次

      自序篇:

      “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于和脆折。”

      “文明人”大多数指作家、艺术家一类人,他们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人生的真实感受——使得自己的心灵感受立体化起来,作家要“学者”化,让自己的学识渊博,对形形色色的人生体验越来越多,也就使自己的生命厚重起来。我们在大街上看见的普通人,只知道挣钱然后消费的人,或者为生活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养家糊口没有一点精神生活和追求的人,他们的心理只能是平面化的,是单一的,是贫瘠的,是平庸而单调的。

      “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们的社会里,总有一些学问家整天研究一些死知识,这些学问对社会和人类毫无实用价值,虽然他们得到了报酬,把研究它们作为一种职业,孜孜不倦,但自己的整个青春和生命就湮没在这毫无意义的单调劳作中了,实在不值。另外,他们不爱体育锻炼,体魄萎靡,知识僵化,心灵苍老,传播知识教条化。知识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对宇宙的认识范围更大。那些营养学、医学、健身方面的知识会让人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 当然不会去找旅行社,那种扬旗排队的旅游队伍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最好是单身孤旅,但眼下在我们这儿还难于实行: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都雇不到了,我无法穿越那种似现代又非现代、由拥塞懈怠白眼敲诈所连结成的层峦叠嶂。”

      这就是普通的“旅游”和作家学者艺术家的“旅行”的区别,前者考虑的是便利和安全,后者考虑的是怎样走近自己心灵向往的地方。现代所谓城市的种种服务大都由那种“似现代又非现代、由拥塞懈怠白眼敲诈所连结成的层峦叠嶂。”组成,这些组织对人的想象力是一种扼杀,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摧残,对法律和道德是一种公然践踏。可在我们这个中庸的国度,人们除了忍受外,根本没有想到用别的办法去改变它。

      “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象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

      每一个风景名胜区或值得一去的地方,都有作家诗人学者艺术家的想象在内,想象丰富了风景的内涵。这是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知识为后盾的。再加上本人的悟性,才会有这种效果,比如一个“枫桥夜泊”的姑苏城,如果没有唐诗的感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待到随着年岁渐趋稳定的人伦定位、语言定位、职业定位以及其他许多定位把人重重叠叠地包围住,最后只得象《金色池塘》里的那对夫妻,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堙路,这便是老。”

      前者是一个人充满理想的青年阶段,青年人不知满足的追求幸福,后者是随着命运的安排,认命了,也就平平庸庸的度日了。这是因为年青时,我们总以为世界中有大宗的幸福和快乐,只是获得它们要花一些气力罢了;而在老年,我们却反而认为世界中其实一无所得,因而对此事保持着完全平静的心绪,陶乐于过得去的眼下生活,甚至在那些零星琐碎的小事中也能感到乐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解读(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dq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