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优越·启智】

【优越·启智】

作者: 挹洗俏月 | 来源:发表于2023-10-19 22:37 被阅读0次

    时间:2023年10月20日 癸卯年 九月初六 星期五

    备注:Day703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之《曹相国黄老治齐》《盖公说黄老之学》

    作者:李开元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名言佳句:曹参当仁不让的自信,来源于他是功臣列侯中排名第二的大老,汉初军功受益阶层的顶尖代表。

    曹参其人,秦时是沛县主管刑法的官吏,熟悉律令法典,且他征战多年,不但善于治军,对于长期战争所带来的民生苦难也深有体验。



    内容:惠帝二年七月,丞相萧何去世,曹参继任,是为汉朝第二任丞相。此时的曹参,身在齐国首都临淄,出任齐国丞相。

    曹参,沛县人,与刘邦、萧何同乡。沛县起兵后,萧何计算管理 ,成为后勤总管,曹参冲锋陷阵,成为主力战将。

    曹参的资历,属于最早参加革命的丰沛元从集团,是核心中的核心。曹参的战功,除了韩信、英布、彭越而外,在刘邦集团中公认第一。

    曹参自秦二世元年九月沛县起兵至汉元年十月刘邦攻入关中灭秦,其间,刘邦做了楚国的砀郡长,曹参被委任为(爰)戚公,即爰戚县长官,授予建成君的封号。

    刘邦做汉王后,曹参跟随至汉中,被封为建成侯,升迁为将军。汉元年八月,曹参领军随韩信反攻关中。韩信进攻齐国,曹参再次作为副将跟从,大破齐楚联军,平定齐国。

    垓下之战,曹参没有参加。韩信被立为齐王,领军南下参战时,曹参被留下,镇守抚定齐国。曹参随韩信进攻齐国,在汉四年(前203)十月,离开齐国赴长安出任汉朝丞相,在惠帝二年(前193)七月,计算下来,他在齐国待了十年之久,出任齐国丞相九年。九年间,曹参将反复易乱的齐国,治理得民富国强,安定祥和,被大大地赞誉为“贤相”。

    黄老之学,又称黄老道。其经世致用的精要,可以概括为:守道、依法、均衡、知变、求无为。也就是说,以道为思想本源,以法为制度架构,以均衡为施行方针,以知变为改进方法,以无为为目标界。

    黄老之学的主张,契合了秦末之乱后恢复民生的需要,有利于缓解新统治阶层内部日益加剧的紧张,言简意赅,便于操作,所以被曹参选中,奉为治国之道,大获成功。

    盖公是齐国人,他称曹参为曹相国。盖公以黄老之学说曹一事,在历史上影响甚大,史书有载“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意思是说,盖公为曹参讲授治国之道,要在统治者以清静无为为本,自然地使百姓安定下来。于是基于这种精神,逐一为曹参讲解开去。

    盖公道:“天下的学问,不外乎六家。六家学问,一曰阴阳家,二曰儒家,三曰墨家,四曰名家,五曰法家,六曰道家。”

    简言之,阴阳家重视祥瑞灾异,多忌讳,让人拘谨而畏惧,这是它的不足。不过,阴阳家顺应四季交替,遵循自然变化,是不可缺失的。

    阴阳家所谓的阴阳,就是日月所代表的两大原理:日为阳,月为阴,阳刚阴柔。日月之下,有昼夜,有四季,有八卦,有黄道十二度,有二十四节气......各有各的辖区,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禁忌。讲究自然变化的规律、天道运行的法则。

    总而言之,阴阳家之说,虽难以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故,不过,如果不顺从,天下万物将会乱纪失序。

    他进而解释说,“儒家各种解释经典的著作,数量成千上万,耗费几辈子不能通晓其学,穷尽一生不能学会其礼,所以说‘其学广博而烦琐,费力多而收效少’。

    “墨家讲究节俭薄葬,兼爱尚贤,如果推行其主张于天下,那是无视尊卑贵贱,难以被接受。墨家主张强本节用,追求人给家足,其开源节流、普惠于民的长处,也是各家各派,都不能废除的。”

    “法家不辨别亲疏,不区分贵贱,一断于法,这是断绝了对亲者亲的人情,对尊者尊的掌理,可以短暂施行,收取一时的功效,不可以长期使用,得到久远的成功。所以说,法家‘严酷而少恩德’。不过,法家尊君卑臣,明确规定名分职责,也是各家各派,都不能废除的。”

    “名家苛察名物,纠缠于词语,弯弯绕绕,专决于名词而失去了本真,让人迷失,所以说‘’简化而失真”。不过,如果从循名责实、比较对比的角度看,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道家无为而无不为,其道理沉没难知,其实施简单易行。其学的根本,在于执虚守道;其实行运用,在于因循顺应。因为不拘泥于固有的形态,不执着于得失占有,所以能够体察万物,包容万物,主导万物。从而,道家能够兼收并蓄,采用各家之所长,回避各家之所短,随着时代的迁移而迁移,顺应物事的变化而变化,无所不宜,事少而功多。”

    曹参倾身前趋,施礼请求道:“愿闻道家的治国之道。”

    盖公答道:“道家治国,有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出于道论,要在守道、依法、讲称、知变、求无为,用之以治理天下。”

    曹参问道:“请问守道。”

    盖公答道:“道者,天地之母,万物之理也。就旻,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母亲,道是支配天地万物的规律。天地万物,产生于道;天地万物,受制于道。敬畏道的全能,遵守道的规律,循道治理国家,才能有大治天下的前提。”

    曹参点头称是,继续问道:“请问依法”。

    盖公答道:“道生法。法,道之理也。已经说过,道,是支配天地万物的规律。而法呢,则是这个规律的成文体现。所以说,有道无法,混沌而不能治。治国无法则乱。”

    曹参点头称是,追问道:“请问当下有何成法可以治国?”

    盖公答道:“称者,审量以知限度,求均衡也。法生于道,道上法下,道柔法坚,道无穷而法有限,依法治国治民,必须其于道而知晓节度,讲究均衡。所以产说,称者,法之衡也。以称审法,知其所极,究极而止,是为有度,有度则久。反之,有法无称,强直失衡,失衡则乱,乱则亡。”

    盖公道:“变者,道之神也。道柔软而无定形,法有形而坚强。法久生变,守法不变则衰。以道变法,乃生生不息,长治久安也。所以说:以道变法者,君子也。君子豹变。如今萧相国用秦法而有变通,若曹相国施汉法而行宽缓,岂非顺应因循,守道求变之谓哉。”

    曹参点头称是,继续道:“请问求无为。

    盖公答道:“道正法备,则圣人无事。也就是说,遵循了道的精神,制定了完备的法制,治理者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所谓无为,是讲和谐运转,不在对抗中彼此消磨。法制之下,君臣各有职责。

    君主在上,垂拱自律,臣佐在下,依法行事,此乃君臣无为也。

    法制之下,官民各有位置,官不扰民,民不抗官,此乃官民无为。

    君臣官民无为,彼此和谐无扰,国家岂能不治。 ”

    黄老之学,成为曹参治理齐国的方略。曹参用黄老之学治理齐国九年,齐国安定繁荣,贤相曹参,天下闻名。

    启示:萧何去世前惠帝问询谁能替代丞相之位,他推荐了曹参。

    在秦末时曹参就是主管刑法的律吏,从文牍与案件中他了解世情民意,又在刘邦起兵后成为主力战将。

    从曹参的履历中不难看出他从不拘泥于舒适圈,总是因循顺应,更不拘泥何时何地与谁合作。这样的他不禁让我想起《庄子·山木》中所说,“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

    与他同时征战的萧何成为汉朝宰相后威名赫赫,曹参在齐国任九年宰相后也终于迎来属于自己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

    他深知经历过秦末及之乱唯有让生活安定下来,百姓心里清静才能安抚民心,赓续发展,也能让新统治阶层内部日益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曹参的性格也适合盖公建议的治国之道,无为无不为,遵循自然规律,顺应物事变化。

    先消除战争带来的心理不适,再使人心安定,然后按照四时节律安排好生活,才能以期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越·启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gh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