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记者在采访时有一个秘诀,即向对方提不用“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
例如,“你是XX大学的学生吗?”“是,”;“是工学部吗?”“是的,”。
这样的提问,从对方那里除了得到“是”与“不是”的回答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把问话稍微改变一下,问:“你认为XX大学如何?”回答者在归纳自己意见找到答案之前,必须动脑思考。
因此,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不会让被采访者进行谁都能回答的固定的答法,而是在诱导被采访者发挥独立性和个性。
这种“采访方式”在与孩子谈话时也能发挥作用。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在母亲当中,经常有人从开始就以限制孩子自由发言的语气跟孩子谈话,“那边是台灯吧?”这么一问,孩子能够回答的范围就完全被固定了,没有思考的余地。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应该把“什么”、“在哪里”、“何时”、“为什么”、“你认为怎么样”等作为能够让孩子回答的提问,这从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向孩子提问要讲究技巧,对于孩子的问题,大人也要非常认真地回答孩子的。
大多数父母在跟孩子谈话时,使用孩子的语言,似乎有一种把自己降低到孩子智力水平的感觉。特别是当孩子向大人提出荒唐的问题时,大人常常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受到了嘲笑。
还有些时候,父母经常以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失身价,就容易把回答问题想得很复杂。
因此,当孩子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时,大人就含混地回答说:“以后再告诉你吧”、“大概是这么回事吧”;相反,对于自己会的问题就想全部告诉孩子。
其实作为成年人,即便是自己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诉孩子,因为这样做会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余地,对于孩子的提问只作逻辑性和科学性回答,这才是最佳回答。
孩子到了3岁左右的时候,每天都会提出“为什么”、“怎么办”等一连串的问题,说明孩子开始萌发了求知欲。
这个时候,父母首先应意识到不能马马虎虎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而要尽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方法。
大人采用有逻辑性的、科学的回答方式,是想让孩子能正确认识问题。
但是在孩子看来,无论对其作什么样的回答,都不能全部消除其疑问,因此,大人就没有必要一定坚持完全正确性。
相反,大人可以反过来对孩子的提问进行“如果”的反问。
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对提问的解答,必然会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
这种办法并不是对孩子随意的提问马上直接回答,而是让孩子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所提问题的本身,并且启发他自己找出答案。
比如,对于孩子“为什么夜里必须睡觉”的问题,就可以反过来问:“那么,你认为不睡觉会怎么样呢?”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自己思考“如果不睡觉会怎么样”的问题。因此就促使孩子从各个方面探讨所产生的可能性,于是,孩子就想出了“不睡觉就发困”、“不睡觉就会疲乏”、“不睡觉早晨就起不来”等答案。
这样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孩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思考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可起到暗示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