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世界静悄悄,准是孩子在作妖!
孩子太闹,妈妈们觉得疲惫,盼着孩子消停会儿,但如果孩子的世界真得安静下来,妈妈们又一百个不放心:莫非在作妖?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ee0661850d950b3b.jpg)
孩子为什么要“作妖”呢?安静地做个乖宝宝,在干净整洁的房间老实待着不行吗?
不行!他们一定会“作妖”,而且,他们也不会等世界静悄悄,想什么时候作,就什么时候作。
对于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作妖”是他们学习方式,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探知世界的。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本绘本,重新进入孩子们“作妖”的世界,了解孩子真实的样子,感受一下作为父母的无奈和幸福。绘本的名字叫《缠人的小鸭子》。
(2)爱整洁的兔子先生,在路上捡到了一个蛋,拿回家后竟然孵出了一只小鸭子。
在小鸭子到来之前,兔子先生的家是这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82a4404cb2894db7.jpg)
在小鸭子到来之后,兔子先生的家在是这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f0b0d703412cac2b.jpg)
小鸭子吃饭的样子是这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14c8271f429291ea.jpg)
相信,所有的妈妈看了这本绘本,都感觉场景似曾相识:哎,天下的妈妈都一样!
孩子看了,会开心地咯咯笑:小鸭子真好玩,这不就是我吗?他们在这样的绘本中会找到一种归属感。
(3)所有妈妈可能开始的时候,都不适应孩子的这种行为方式,但是,妈妈们却还是很开心,即便是孩子把自己最心爱的衣服弄脏,把自己最喜欢的花瓶打碎。
妈妈们唯一担心的是:宝宝有没有被吓到?有没有受伤?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bc2a697e6ffac26d.jpg)
绘本里的兔子先生也不适应,但是,当小刺猬恐吓小鸭子的时候,兔子先生却紧紧抱起小鸭子,不让他受到一点儿伤害: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dec886bf1af3810f.jpg)
当小鸭子找到妈妈,兔子先生独自回家后,虽然房子回复了干净整洁,但是兔子先生却不高兴: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d0772a68fe6d2530.jpg)
这一切,是不是像极了妈妈和宝宝的日常生活?
小家伙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且又精力旺盛,他们像小恶魔,能很迅速地把一间屋子搞得乱七八糟,但是,他们又像天使,无论他们做什么,妈妈对他们都疼爱至极。
妈妈们虽然疲惫至极,但是只要小家伙们一声妈妈,妈妈们就又调动起浑身的力量,去满足宝宝的一切需求。
如果让宝宝们离开一会儿,妈妈们又怅然若失,心里一刻也放不下宝宝,宝宝们就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把自己的妈妈“驯服”了,当我们翻开绘本时,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
(4)这样的绘本,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b176f6394231bd08.jpg)
的封面,在大红的背景上,一只小鸭子站在一只倒扣的碗上,周围到处都是麦片粥,连小鸭子的头顶上都有大块麦片粥呢!这样的画面,宝宝看到也会一下子被吸引的:原来小鸭子跟我一样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c55c331a7fe8e363.jpg)
环衬是一幅蓝白相间的条纹图,笔直的线条,均匀的颜色,规则的条纹,给人一整非常整洁的感觉。
很多人看到这幅图不理解,这么简单、规则的图,和本故事有什么联系呢?看完整个绘本我们就明白了,这幅图和故事有两个联系。
第一,暗示了兔子先生的生活习惯,他生活规规矩矩,房子里整整齐齐,不就是这种感觉嘛!
第二,暗示了,整齐是一种规则,但这种规则是兔子先生的规则,是一种成人世界的规则;而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规则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们在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也要引导孩子,关注环衬图画传递出的这种整齐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故事中兔子先生和小鸭子两个世界的规则冲突。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17c4e1e32911173d.jpg)
绘本插图的细节表现的非常形象。比如,当兔子先生面对小鸭子喊自己的“妈妈”时,赶紧否认:“不,不,不,我不是你的......”
话还没有说完,小鸭子就抱住了兔子先生的腿,用响的声音叫:“妈妈!”
虽然绘本的文字里没有对这些动作的细节描写,但是,插图却十分细致地表达的小鸭子的动作和表情
小鸭子那么天真,那么执拗,那么不由分说,这不正是宝宝的行为吗?
看到这里,不管是妈妈,还是孩子,都会会心一笑吧:就是这样的!
(5)
我们来说说这个绘本的语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86f7943a0913295b.jpg)
如果要形容一个人爱干净整齐,孩子会怎么形容?绘本的第一页就给出了范文:“兔子先生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的挤干净又整齐。他把每一朵花排列好,又把每一颗鹅卵石堆好,还把每一片叶子也打理得好好的。”
第一句是总领句,接下来三句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兔子先生爱干净整洁,从“每一朵花”到“每一颗鹅卵石”,再到“每一片叶子”。
这么小的东西,兔子先生都细心整理,可以看出兔子先生真得是很爱干净整洁。孩子也会从中学习到怎样说明一个人的特点了。
绘本的故事情节安排得也非常有技术。
前几页不但用文字说明了兔子先生爱干净整洁的特点,也用插画形象地展示出来
第一页上的图是森林里,里面的花都是三朵一列,每一颗树都没有乱枝,石子要么是整整齐齐地堆成一堆,要么是四个排成一排,整个画面个人一种整齐规范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e8319f773fd4d0f4.jpg)
第二页的图是兔子先生的家里:书橱里的书整整齐齐,橱柜里的瓶子整整齐齐,搁物架上的收藏品也整整齐齐,就连橱柜上面的两只蜡烛的摆放,也是一边一个,放置规范,而且连燃烧的长度都是一样。
虽然绘本文字里没有说一句整齐的话,但是整个画面都仿佛在说,兔子先生的家真是整洁啊。这跟后来小鸭子把兔子先生家里搞乱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有了宝宝之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这个故事中,最深深驯服的,是鸭妈妈,无论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多么溺爱,到了别人家里,还是要约束自己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来看鸭妈妈带小鸭子到兔子先生家的画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50d2bb034d52cb6e.jpg)
麦片粥到处都是,桌子上,书上,地毯上,书架上,还有非常爱干净的兔子先生的长耳朵上,一只小鸭子已经在装满麦片粥的碗里游泳了,面对这样的境况,鸭妈妈是什么反应呢?她站在一摞书上,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她对这些豪不惊讶,她早就被小鸭子们驯服了,在她眼里,小宝宝们的这些所作所为才是正常行为。
当然了,绘本中好玩的地方还很多,有趣的情节,细致的图画,形象的语言,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本绘本的精讲,在我的“匀木绘本精讲”音频课里!
妈妈们可能还记得,孩子有一段时间会特别爱扔东西,一些妈妈们可能觉得这是孩子在淘气。
其实,这是孩子在探索这个世界,他们不知道扔出去的东西,会往下落,所以,他们看到物品掉在地上,会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他们会要一遍遍地扔东西,直到熟悉这种重力现象并失去兴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712ff784f6152685.jpg)
同样,如果小孩子把屋子里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那也不是他们在淘气,而是他们的世界里他就是王,他要尽情探索他们能接触到的任何东西。
(5)
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了解孩子世界里的规则,才能更懂孩子,才能真正的爱孩子。
著名小说《小王子》里有一句经典的话。当狐狸遇见了小王子,狐狸说:
“请你驯服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89bd1d63e5b7b6c0.jpg)
从这个方面去理解兔子先生和小鸭子的关系,可能更容易理解,两人素不相识(因为小鸭子是在兔子先生家里出生的嘛!),而且小鸭子把爱干净的兔子先生的家,弄的乱七八糟,但是,兔子先生在小鸭子走后却怅然若失,甚至邀请小鸭子全家里玩,这不正是被“驯服”了吗?
其实,每一对母子、父子,都是在相互驯服,孩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长大,并最终离开家,走向自己的生活。
龙应台有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认真地陪伴孩子度过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
(6)
什么叫驯服呢?来看小说《小王子》中那一段非常经典的话:请你驯服我,当你离开之后,看见麦子的颜色,我就会想起你。连风吹过,我都会想起你。你是我的唯一,驯服是世上最美的故事。
一只淘气的小鸭子,一出生看见的就是兔子先生,他的天性告诉他,他第一眼看到的就应该是他的妈妈,他第一眼看到了兔子先生,认定兔子先生就是他的妈妈,驯服从那时开始了。
在寻找鸭妈妈的路上,一直浑身长刺、脾气很坏的怪东西从树下钻出来,吓得小兔子一头钻进了兔子先生的怀里,我们来看绘本中的图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57eba8f8fb5d5987.jpg)
兔子先生紧紧抱着小鸭子,扭过头,用非常不满地眼光看着恶作剧的刺猬,虽然他对刺猬很不满,但是却没有和刺猬纠缠,他把小鸭子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抱小鸭子赶紧离开这个讨厌的刺猬,这完全是一位妈妈的做法。
(7)
绘本的封面虽然标明了本故事是成长类中关于伙伴的故事,但是,整个故事并没有表现出现伙伴之间的交往,兔子先生并不是小鸭子的妈妈。而且,兔子先生和小鸭子的这种相亲相依的方式,根本不是小伙伴之间的相处方式。我们在仔细看一下绘本封面的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1372/ccad60b516ff64dc.jpg)
兔子先生实际上承担了妈妈的角色,并且也受到了驯服,整个故事传递的,其实是一种浓浓的亲子情深,让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父母和孩子的亲子故事,这应该是该书出版时,编辑应该慎重考虑的吧!
网友评论